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73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拜祭祀祖先神靈。[例]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我們家都有拜祭祖先的習慣。
中元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七月十五日。本來是道教的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的誕辰。道教會在這一天舉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因此,民間盛行為死去的親人舉行超渡法事,以消災祈福,化解怨氣。並有如放河燈、搶孤等習俗,也稱為「盂蘭盆節」、「鬼節」。
赤口白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惡毒或說惹是非、不吉利的話。《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五月五日午時書,赤口白舌盡消除。」《野叟曝言》第二八回:「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罰那毒誓!」也作「紅口白舌」、「赤口毒舌」。
錫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用於喪事或祭祀時當冥錢焚燒的錫紙[例]每逢過年,奶奶都要我們幫忙將錫箔疊成銀錠的樣子來祭祖
年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糯米蒸成的糕點。是舊曆年的應節食品。[例]每逢過年,媽媽都會親手蒸製年糕,以供祭祖之用。
回老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到祖籍地或出生地。[例]清明節時,他要回老家修墳祭祖
祭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祀神祭祖時所用的禮器。《禮記.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戰國策.齊策四》:「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
發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食品。用在來米粉、麵粉等發酵蒸製而成。也可加上糖、紅棗等。民間常於春節祭祖時用之,以示大發好運。
冥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化給死者在陰間使用的紙錢。[例]清明節家家戶戶都不忘焚燒冥紙祭祖
寒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平風俗在十月一日祭祖時所焚的紙製衣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