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稜鏡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物鏡前裝有稜鏡之望遠鏡,置於水平位置,可用以測定天文位置。
野外實測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外實測等高線有直接測定法與間接插繪法兩種:直接測法係在實地測出同一高程之諸多點位,連接而成該高程之等高線。間接測法則先測定各地形要點之高程與位置,然後依各點間之高程差及平距,插繪等高線。見等高點法、定點法、方格法(水準)。
等高線暈渲表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圖除等高線外,另加繪暈渲之法;內容上可相互補充,而獲得較佳之地貌形態效果。此種地圖除具有直觀形象,也加強地勢起伏感;如小比例尺地勢圖、中小比例尺地形掛圖。
海平面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高線與基準海平面一致者。見於美國版地圖上。
等高觀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星達某一天頂距,其所走之軌跡為一小圓,名為位置圓,如附圖。此圓之中心為在地球上可見及恆星於此天頂距處,即其緯度為恆星之赤緯(δ),其經度為格林威治恆星時(GAST)減以恆星之赤經(α)之處。圓之半徑則為恆星之天頂距(z)。於是由兩星之位置圓之交點可得觀測處之經緯度,此即所謂觀測恆星之天頂距以定經緯度之方法。等高觀測則為於恆星達相同之天頂距(等高)時觀測多星,並記下時錶之錶面時,則亦不必知恆星之真天頂距,亦可利用最小二乘法平差求得較精確之觀測處經緯度。
平面球形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望遠鏡之全周式度盤及調整板之儀器。板上刻有天球及當地緯度之球面投影。
併合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單一線條來代表兩條或以上之等高線,以表示垂直或幾近垂直之地物(如陡崖),屬等高線之一種。
垂擺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觀測60度等高恆星之儀器。其物鏡與目鏡之夾角為60度,星像進入物鏡後利用一可自動保持垂直之垂擺,其下端設水平之反射面,反射此星像以達目鏡,當目鏡內所見星像達水平交合絲時,即恆星達60度之高度,如附圖。
等高線地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表現地形最普通與最適當的一種方法即是用不變間距的等高線。所謂等高線是許多水平面切過地面的相交跡線,經正射投影到地圖面上的等值線;因此一條等值線即是垂直於一個假設基準面上的等高度線。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是一種人為的方法,但若能標示位置正確,間隔相等而不大,則地形圖中的等高線亦可以顯明地表現出地形。等高線之效用與其間隔有關,而間隔的選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間隔太大,則等高線與等高線間的詳細地形無法表顯出來。若由於資料缺乏或縮尺關係,等高線的間隔必須很大時,則不如改用其他方法,或用斷線表示簡略的地形斜坡與起伏。
  等高線雖然無法表示出地表起伏的逼真形狀,但若能仔細觀察與判讀,亦可得...
光影等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貌表示方法之一種。因等高線所描繪的地貌,直觀性較差;為改善此項弱點,可運用線劃符號間的明暗反差,或線條粗細來反映地貌受光強弱的不同,以增強等高線的立體效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