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關稅自主權,也失去與外國商品競爭的工業能力。(7)駐使北京。這七項條款迫使中國放棄從前的天朝觀,被納入國際政治社會與國際市場圈,與西洋各國平等來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英文關鍵字:Treaty of Tientsin、Convention of Peking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42~243。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郊區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郊區化(suburbanization)2 西方郊區化3 郊區的發展導致產業隨之分散化4 參考書目 郊區化(suburbanization)因工業化而使都市人口增加和都市範圍擴大,產生大量城鄉移民,而後的消費時代將人口集中於市中心,過多的移入人口使都市開始人口外移,四周非都市地帶逐漸納入都市範圍,新納入地區的居民與原來的都市中心,在就業和日常生活仍保持密界的關係,相對於原來的都市範圍,這四周形成的都市地帶,就稱之為郊區,而此現象則稱為郊區化...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嫉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像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佛氏裡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像之未來》(The Future o...
前導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研究報告3 總結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David Ausubel(1963)發展一種稱為前導組織(或譯前導組織)的方法,其目的在將學生引導至即將要學習的教材,並幫助他回憶相關訊息,以便納入新訊息。前導組織是針對即將學習的材料所做的初步陳述,以便為新訊息提供一個架構,並使新訊息能與學生已有的訊息產生開聯,例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讓大學生閱讀一段有關佛教的文章,在閱讀該文章之前,研究者給予部分大學生前導組織,其內容為佛教和基督教之比較。其他學生則閱讀無關的文章。研究結果發現,有前導組體的學生對教材內容...
動機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機是引發行動的一種衝動、慾望與需求。常以「動機」詮釋個體的行為表徵。以大腦習性、歸囚與分類化之機制運作,形成不同學派和意向性的動機學說和理論。例如教育領域著重探討「學習動機」;企管領域將動機研究納入激勵人力資源項目。現今動機學說的主要內容如下:1.驅力減低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或稱驅力還原論:Clark Hull於1943、1952提出,主張個體自有內在的驅力,勢必將其轉出成為確定的方式。2.最佳激發水準說(Optimal arousal level theory),或稱喚醒論(arosu...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R. Dreeben把教育社會學研究主旨分為三個部分:教育的社會流動性理論(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社區對教育的影響(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作為社會組織的學校(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這三大主題貫穿了教育社會學從20世紀初誕生,發展至1950年代的全過程。在1970年代以後,這些核心概...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些少數特定有所貢獻的人物或事蹟,給予肯定和表揚;或以附加的教學單元,將性別有關的概念、議題和觀點納入其他課程之中。而融入式課程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採取轉化取向,將性別平等教育目標與各學習領域目標重新概念化,統整並建構學習目標,藉以設計課程內容。如此將兩種不同課程領域的原有結構解體,再緊密的加以統整,促使其課程目標、課程內涵或教學計畫都重新加以組織與整合為一體。 參考資料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晏涵文(2004)。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教育部(1997)...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是學校計畫內或計畫外確實存在的一切課程,包括顯著課程與潛在課程。顯著課程是將課程發展設計者的意向納入而陳述出來的課程,包含顯而易見的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二類。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在學校授課時間表上安排的教學科目,如國文、數學、綜合活動等、及活動課程,如聯課活動與班會等,其有一定科目結構與目標結構。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舉凡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如升旗、園遊會、旅行、競賽等學習經驗等都是非正式課程,其採取較不正式、不嚴格的教學方式,但對學生的影響是重要、自然而間接的。...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涂綺穗,1999)。」在學生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時,首先會用自己既有的要領概念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從而同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如果能將新知識的主要概念提出,使之與學生既有的要領概念(先備知識)或認知結構相結合,就能使學習者將新學習中較分化、細節性的材料加以結合並記憶。(陳嘉陽,2012) 「前導組織體」的功能  「前導組織體」的功能是:提供一個觀念架構,使學習者對於即將學習的較細節性和較分化性的教材,能更穩固的加以結合和保持(Ausubel,1968)。若更詳細分析,其功能首先...
途徑-目標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途徑時,領導行是應隨情境之不同而不同(註一)。豪斯的理論其領導過程中,領導者與部屬的個人特質皆同時納入考量,其基本歷程可分為(1)確立目標(2)領導者行為/原因變項(3)領導情境/調節變項(4)領導效果(leader effectiveness)/結果變項四大部分。 確立目標(1)定義目標(goal definition)(2)確定目標(set goal-directed)(3)製造挑戰性(make them challenging)(4)回饋(feedback) 領導者行為/原因變項指示性領導行為(directiv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