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96 ms
共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泛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充滿的樣子。《黃帝內經素問.卷五.脈要精微論》:「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
天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促進生殖功能的物質,中醫稱為「天一之氣」或「元陰」。《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後人多用以專指女子的月經。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上頭入月》:「天癸曰月事。」也稱為「癸水」、「紅潮」、「入月」。
|
皮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皮膚的毛孔。《黃帝內經素問.卷一○.欬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
標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末尾。本,根本。標本指本末主次。《黃帝內經素問.卷一八.標本病傳論》:「病有標本,刺有逆從。」
|
麻痺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麻木不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
|
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中的穴道。如:「胃腧」、「肩外腧」。《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一.九鍼十二原》:「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
渾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紛亂的樣子。《素問.卷一○.瘧論》:「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
|
溱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汗的樣子。《黃帝素問靈樞經.卷六.決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
洒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寒冷的樣子。《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二.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宋.范仲淹〈鄠效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壺之中。」
|
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出。《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九.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