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17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僧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79~?)吳人,南朝梁畫家。善山水佛像。所畫佛像,自成樣式,有「張家樣」之稱。所繪山水,在素上,以青綠重色先圖峰巒泉石,而後染出丘壑巉巖,不以筆墨先鉤,謂之沒骨皴;後人將其畫法與吳道子並稱為「疏體」。武帝時,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張氏。
竹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片。古代紙未發明前,將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寫文字,稱為「竹簡」。《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帛者謂之為紙。」
撲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殺。《談徵.言部.撲殺》:「東漢鄧太后不還政,潁川杜招上言,太后怒盛,以囊撲殺之。」
竹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冊與素,古代用以記載文字,引申為史籍典策。《史記.卷一○.孝文本紀》:「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萬世,永永無窮,朕甚嘉之。」《三國演義》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版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版與本分別指古代的簡牘和帛,都是用來記載文字的工具,故二者合稱即是書本的通稱。也作「板本」。
單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層的布質衣服。《管子.山國軌》:「春衣,夏單衣。」
心非口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是心非」之典源,提供參考。 ◎1《抱朴子.內篇.黃白》又桓君山言漢黃門郎程偉,好黃白術,娶妻得知方家女。偉常從駕出而無時衣,甚憂。妻曰:「請致兩端。」即無故而至前。偉按《枕中鴻寶》,作金不成。妻乃往視偉,偉方扇炭燒筩,筩中有水銀。妻曰:「吾欲試相視一事。」乃出其囊中藥,少少投之,食頃發之,已成銀。偉大驚曰:「道近在汝處而不早告我,何也?」妻曰:「得之須有命者。」於是偉1>日夜說誘之,賣田宅以供美食衣服,猶不肯告偉。偉乃與伴謀撾笞2>伏之,妻輒知之,告偉言:「道必當傳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3>而道猶不出也。」偉逼之不止,妻乃發狂,裸而走...
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南史.卷七○.循吏傳.何遠傳》:「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一。」《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語?」也作「妄說」、「妄言」。
得不補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賂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得不酬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賂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