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扶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援助。[例]他為人熱心,經常仗義疏財,扶助貧弱。
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義理行事。[例]仗義疏
疏財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持公理正義,施捨錢財助人。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註福消愆。」也作「仗義疏財」。
邢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32~1010)字叔明,宋濟陰人。真宗時為翰林侍講學士,曾與孫奭等校定《三禮》、《三傳》、《孝經》、《論語》、《爾雅》等義疏
救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援幫助。《戰國策.燕策二》:「胡與越人,言語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淩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水滸傳》第二二回:「人都說仗義疏財,專一結識天下好漢,救助遭配的人,是個現世的孟嘗君。」
竺道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學三者來發揮其涅盤佛性思想,時人稱其為“涅盤聖”。   著作道生的著作,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佛經義疏,有《維摩經義疏》、《妙法蓮華經疏》、《泥洹經義疏》、《小品經義疏》等四部。其中僅《妙法蓮華經疏》尚存,其餘均佚。另一類為佛教哲學論文,有〈善不受報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緣論〉、〈頓悟成佛論〉、...
束置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01.清.錢謙益〈洪武正韻箋序〉:「學士大夫束置高閣,不復省視。」02.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序〉:「至於濂、洛、關、閩之學,不究禮樂之源,獨標性命之旨。義疏諸書,束置高閣;視如糟粕,棄等弁髦。」 
戴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3~1777)字東原,清學者,安徽休寧人。長於考辨,尤精小學,著有《考工記圖》、《孟子字義疏證》、《原善》等書多達二十餘種,立說精闢透澈,為清代的名儒。
川流不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川流不息」。見「川流不息」條。01.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卷二.后妃篇》:「過隙難留,川流不舍,往而不還者,年也。」02.南朝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卷五.子罕》:「孫綽云:『川流不舍,年逝不停,時已晏矣!而道猶不興,所以憂歎也。』」
正本溯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頓本源,尋求源頭。比喻從根本上找尋原因。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証.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