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南北朝時南朝的經學。其所治的經學大多承襲魏晉學風,又受佛教影響,所作的義疏比經注更加詳細,故稱為「南學」。
賈公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唐永年人,生卒年不詳。高宗永徽時官太學博士。著有《周禮義疏》、《儀禮義疏》等。《周禮義疏》尤極該博,足以發揮鄭學。
結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集、聚集。《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淪落江湖,因而結聚的,雖然只是歹人多,其間仗義疏財的,到也儘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楸樹。即鼠梓。葉大如桐樹而黑。《爾雅.釋木》:「楰,鼠梓。」清.郝懿行.義疏:「今一種楸,大葉如桐葉而黑,山中人謂檟楸。」《詩經.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枸,北山有楰。」唐.孔穎達.正義:「楰,鼠梓。……郭璞曰:『楸屬也。』陸璣.疏曰:『其樹葉、木理如楸,山楸之異者,今人謂之苦楸是也。』」
識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得、認識。《三國演義》第五回:「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聞洛陽劉元普仗義疏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名傳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傳播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聞洛陽劉元普仗義疏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金履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32~1303)字吉父,號仁山,元蘭谿人。畢生窮究義理之學,晚年講學於麗澤書院,為一代名儒,卒賜諡文安,學者稱仁山先生。著有大學義疏,通鑑前編、尚書表註、仁山文集等。
四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謂無常現象的四種特徵。如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離、合、違、順。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四相乃無常之刀,三聚為苦家之質。」
法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佛法廣大難測。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況乎慧門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瀾,汎之者未易。」唐.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詞源迅委,振法海之波瀾;義宇宏深,接禪宮之閫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