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陳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職者可以把自己說得頗像外向型性格的人。大多數問卷調查表容易被鑽空子,所以預測效度不太理想。在錄用考核(或入學許可)中進行該類測試時,被測試者往往偏向好的一面,即選擇社會所期望的答案,或把自己表現得更好的傾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核、考試。《說文解字.言部》:「課,試也。」《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
銓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核官員的資歷、功績等,以定其官職的等第和升貶。《晉書.卷八六.張軌傳》:「征西大將軍亮上疏,言陳寓等冒險遠至,宜蒙銓敘,詔除寓西平相。」
光天化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 (6) 明庶以功:「庶」與「試」通,《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引作「明試以功」,謂授以職事而嚴明考核試用。 (7) 庸:酬謝。 (8) 讓:謂讓於賢人。 2、「化日」:漢.王符〈愛日篇〉(據《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引)國之所以為國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為民者,以有穀也。穀之所以豐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國之日舒1>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亂國之日促2>以短,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舒長者,非謂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靜而力有餘也。促短者,非謂分度損減,乃上闇下亂,力不足也。孔子稱:既庶則富之,既富乃教之。是故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富足生於寬暇,貧...
考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核、視察。如:「民意代表經常有機會出國考察。」《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切責三公,明加考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們國裡新派了一位胡郎中來考察學生,我們莫如去求求他罷。」
學校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時代需求,並計劃邁向未來理想,而表現於生活之價值及行為體素內容。學校文化包含學校行政之計劃、執行、考核之過程、課程組織、氣氛管理規章、校風特質。  林清江認為學校文化形成的因素包括: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學校行政人員文化、學校有關社區文化、學校物質文化、學校中的傳統儀式規畫與制度等六種。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始易發揮學校教育功能,若校園經營適當、規畫良好、校舍建築完善設備,這將是一所理想的教育園地,具有獨特風格師生及相關人員,對學校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一進校門親切和心曠神怡,教師自然會努力教學、喜愛研究、學生認真學習、行政人員...
一條鞭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簡介2 背景3 考核制度4 經濟制度5 結論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簡介一條鞭法是明代嘉靖時期確立的賦稅及徭役制度,由張居正於萬曆九年(1581年)推廣到全國。最早在餘姚、平湖二縣已實行「均徭一條鞭法」:「凡歲編徭役,俱於十甲內通融隨糧帶徵。」龐尚鵬將此法改良為一條鞭法。將過去按地、戶、丁分別徵收實行、徵發徭役的賦役制度,改為按土地、人丁徵收貨幣與白銀。一條鞭法之目的有三:簡化稅制,增加收入,方便徵收稅款。 背景明神宗即位,年方十歲,張居正出任首輔。張居正勇於任事,以天下為己任,深獲太后信任,又得到宦官首領的支持...
PDCA循環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行性的活動。3.檢討階段:檢核小規模或小範圍的變革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為確認新問題,也必須持續考核變革所進行的重要活動。4.行動階段:它是執行實驗成功之後,進行大規模的變革,若是失敗,則回到下一個循環樹的計畫化階段重新規劃。PDCA循環圈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模式,完成某一個階段,緊接著是下一個活動的開始,可視為一種持續循環的過程。因此它是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與推廣,對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圈裡。註1這四個階段是周而復始地進行,將未能解決的問題帶入下一個循環圈...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不得有體罰學生之行為,且不應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規定:教師體罰或以言語羞辱學生者記過。據臺灣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數字<ref>台灣兒童體罰情況</ref>: 1999年:83.4%中小學生在學校被體罰 2005年:65.1%中小學生在學校被體罰 1999年及2001年,來自父母的體罰占體罰總數的29%和37.8%。2005年,臺北市教師會調查結果:83%教師認為體罰並不嚴重。77%教師及65%家長不支持市政府的零體罰政策。2006年12月1...
審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查考核。《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書不云乎?『惟刑之恤哉!』其審核之,務準古法。」也作「審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