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橘字庭懷,明北直河間人。天啟年間任官常熟時,值東林講學之風盛,乃修復虞山書院請顧憲成主教,太守李右諫、御史左宗郢亦先後聚講於此;憲成離去之後,橘遂成為該書院的主要講師,宣揚東林之學。惟據〔明儒學案〕所載,橘之學較近於近溪一派;其立朝清名重於天下而不喜節義之說,與東林尚節義之風不盡相同。
  橘平日在東林講學,以「性善、無欲、窮理」為宗旨,「遇事乃見其真功夫」為講學內容;其〔論學〕有謂:「〔中庸〕大段,只是費隱顯微有無六字,六字根柢只一性字。」橘崇信孟子之性善論,其學從性理諸說到明辨善惡是非,揉和孔子的學與行,程、朱的天理,行動上更積極發揮陽明道統的意識,知善惡、知孝悌的「致...
氏虎皮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喬木。嫩葉開放時,老葉全部凋落,故有「交讓木」之別稱。嫩枝灰綠色;小枝具階段狀髓心,具明顯葉柄痕跡。單葉,互生,密集聚於枝梢,近叢生,革質;長橢圓形;長8~20cm,寬3~6cm;基部鈍形或圓形,先端銳尖;側脈7~12對;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網脈明顯;全緣;葉柄長4~6cm,淡紅色,兩端膨大。花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葉生或著生於葉痕上方,長4~10cm;花小,無花瓣;雄蕊5~10,排列成環狀;慈花具退化雄蕊,貼生子房基部,柱頭2裂,向外反捲。核果卵形或橢圓狀球形,熟時藍黑色。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伐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禪,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三編絕注音︰ㄙㄢ ㄅ|ㄢ ㄐㄩㄝˊ漢語拼音︰sān biān jué釋義︰即「韋編三絕」。見「韋編三絕」條。 01.唐.湋〈題李孝廉書房〉詩:「業就三編絕,心通萬事閒。」 參考詞語︰絕編書注音︰ㄐㄩㄝˊ ㄅ|ㄢ ㄕㄨ漢語拼音︰jué biān shū釋義︰猶「韋編三絕」。見「韋編三絕」條。 01.唐.劉禹錫〈送前進士蔡京赴學究科〉詩:「已是世間能賦客,更攻窗下絕編書。」 參考詞語︰三絕韋編注音︰ㄙㄢ ㄐㄩㄝˊ ㄨㄟˊ ㄅ|ㄢ漢語拼音︰sān jué wéi biān釋義︰猶「韋編三絕」。見「韋編三絕」條。 01.宋.朱熹〈易〉詩二首之一:「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
寸草春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孟郊出身寒苦,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作了官後,又因性情直而受到排擠,最後只能當個小官,直到去世。孟郊由於一生貧寒,他的詩作也多描寫自己淒涼的境遇及心聲,同時也反映一般人民的生活疾苦。在〈遊子吟〉這首詩中,描寫慈母為即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製衣物,以免他們在路上受寒。這樣的恩情,子女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報答。詩中用「寸草」比喻子女,而用「三春暉」比喻母愛。「春暉」即是指春天的陽光,形容母愛有如春陽一樣的溫暖。後來「寸草春暉」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報答。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4) 無虞:沒有憂患、顧慮。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全心全意、忠心、赤膽忠心、嘔心瀝血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懷仁,斯固所謂「舉逸民天下歸心」者乎!肅宗亦禮鄭均而徵高鳳,以成其節。自後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介,羞與卿相等列,至乃抗憤而不顧,多失其中行焉。蓋錄其絕塵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注解〕 (1) 王莽: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西漢東平陵人。先為大司馬,以恭儉收人望,平帝立,元后臨朝稱制,委政於莽,號安漢公。後假禪讓之名,篡漢自立,國號新,法令煩苛,光武起兵討之,王莽兵敗被殺,在位十五年。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裂冠毀冕:比喻破壞傳統文化。冠、冕,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 2、「填膺」: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據《全唐詩.卷二一四.高適》引)睹君濟...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7) 姜維:西元202∼264,字伯約,三國蜀漢天水冀縣人。本為魏將,後歸附蜀,為諸葛亮重用,任征西將軍。諸葛亮死後,繼領其軍。魏軍攻蜀,後主劉禪降魏,姜維被迫投降。後欲謀復國,事敗被殺。 (8) 郤正:三國蜀漢偃師人,生卒年不詳。本名纂,字令先。博學能文,為蜀漢祕書令。蜀亡,郤正捨妻子單身隨侍後主...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世嫉俗」原作「憤世嫉邪」。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陽人。尊崇儒術,排斥佛老,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個性直,直言極諫,因而一再的被貶官,但不論治理那個地方,總是留下很好的治績,深受百姓愛戴。在宦海上的浮沈,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常讓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發揮到極致,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