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等藝術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等藝術學校係指大陸地區培養藝術專門人才的教育機構,是中等技術學校的一種類型,分別稱為音樂學校、舞蹈學校、戲曲學校、美術學校等。一般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三年左右;一部分專業,如舞蹈、戲曲、雜技等,招收小學生,單獨進行考試和錄取。在學習文化的同時進行專項藝術訓練,學制三至五年,甚至更長,最後取得中專學歷。主要由文化部門主辦和主管。
  依據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印發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業目錄],中等藝術學校藝術科有音樂舞蹈、戲劇雜技、美術、工藝美術、音像藝術、群眾藝文六類三十八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藝術的專門人才,也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的後備生。
  一九九二年大陸地區共有...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成立於1956年建址於現在地──南海路植物園。1957年定名為「國立藝術館」,隸屬教育部社教司。1984年發佈暫行組織規程,更名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85年正式公佈組織條例,以掌理臺灣地區藝術教育之研究、推廣與輔導等事宜為任務。該館在吳寄萍、盧孰競、鄧昌國、王紹清、馮國光、紀登斯、李懷程、張俊傑、陳益興等歷任館長的領導與經營奠基,使其具備了良好發展基礎。現任館長陳篤正近幾年更加以積極腳步與速度進行館務多元經營與提昇品質;除延續原有館務外,為促使藝術教育於各教育園地播種、生根,館務結合地方教育及文化機構團體、運用社會資源來推動社會藝術教育和輔導學校藝術教育。該館業務執行現況分三項;...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秘書室編輯提供資料。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係有關臺灣地區藝術教育研究設計、調查、推廣、輔導、展覽及演出之專責機構。該館設立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原名為國立臺灣藝術館,民國七十四年(1985)更改為現名,館址設於臺北市南海路植物園內。其設立目的在於推行全民美育,加強社會藝術教育及輔助學校教學,充實國民精神生活,進而提升國民素質為目的。目前該館所辦理之業務,在研究方面,進行藝術教育教材之製作,出版〔美育月刊〕、〔藝術教育簡訊〕及〔蒐藏書刊〕等;在教育輔導方面,輔導中小學美術作品發表,編印學生作品專輯,協助藝術家舉辦個展,與國外辦理交流展及出版美術年刊等;在推廣方面,辦理藝術教育講座,辦理全國美展、特展及各項畫展...
教育與藝術的巔峰經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巔峰經驗是馬士洛(A. Maslow, 1908~1970)描述的一種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中喜悅興奮達到極點,一方面猶如登上世界最高峰般,可以「步上青天摘明月」,一方面又如倘佯於水晶宮中,美妙而深不見底。馬氏描述人格發展達到「自我實現」的地步是指在豁然貫通人的價值,喜於自己的成就時的一種感受;近似我國所傳聖賢的心境:洞徹道理,通觀宇宙萬物與人生,本身有確切不移的立身行事原則,俯仰無愧,自感安適而喜悅。不過馬氏所描述的還未達到這種聖賢境界,因此西方觀念中尚少如此人格的說法。
  由於馬士洛的說法,美國心理學界除實驗心理學者認為無法依馬士洛之說做實驗觀察之外,也有些心理學家從事調查研...
藝術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心理學的概括意義指藝術科學的普遍理論,是一種客觀的科學,與美學之為評估科學不同;具體的說,藝術心理學在於探討視覺藝術心理,也涉及到文學心理、音樂心理,合起來成為文化心理學的重要成分。
  在視覺藝術心理方面,自然以視覺藝術為主,但也包括雕刻的觸覺在內。從而涉及到空間知覺、擬情(移情)作用、形式和內容等,在這些方面則與音樂不同。其與心理學的關係,見於現代抽象或非客觀的藝術心理學說,有些係出自於心理醫療、社會及哲學家,如毛若克斯(A. Malraux)著有[藝術心理學],另有其他出版品論及藝術的意向和客觀的接受。席迪格(A. Siddig)與西穆(T. Thieme)比較藝術家與...
民間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民間形成、發展並廣泛流傳的各種通俗藝術。如舞龍、舞獅、大鼓說唱等。
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由劉鳳學博士及新古典舞團共同捐助基金,於1994年四月成立。以促進舞蹈、音樂、戲劇等展演藝術之創作、表演、研究、出版及推廣為宗旨。成立迄今,基金會除執行表演藝術的開拓創新與文獻的纂集整理、出版工作外,更積極從事教育推廣性質之展演、教學、學術研討會、座談、訓練等活動、和慈善公益等之藝文活動,建立一個全新的基地與源發力;一、如協助新古典舞團演出:《沉默的杵音》(1994),《青春之歌》、《布蘭詩歌》(1995)、《曹丕與甄宓》、《黑洞》(1996)、《灰瀾》(1997)、《地獄不空誓不成佛》(1998)、《南管樂舞》(1999)、大型舞蹈《黃河》(1999),千禧年完成臺北市立國樂團委辦之新...
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提供資料。
古埃及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埃及尼羅河流域興起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長達三千年之久,形成相當獨特的古埃及藝術(Ancient Egyptian art)文化,讓人一窺古埃及亙古綿長的文明。
藝術品描述類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品描述類目(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簡稱CDWA)是由美國蓋堤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GRI)的藝術資訊任務小組於1990年代初期所研發完成的詮釋資料格式,最新版本修訂於2009年6月,其中文版已由中央研究院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工作組」完成。CDWA旨在為藝術資料庫的內容提供一個清晰的概念架構,以供藝術作品、建築、物質文化、群組藏品及其相關影像之描述與檢索。該套詮釋資料格式是以學術研究的需求與觀點發展而成,並進而延申至提供博物館、展覽與保存的需求。CDWA總計...
Harpring, P. (2009). 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 Retrieved March 15, 2012, from http://www.getty.edu/research/publications/electronic_publications/cdwa/index.html.
觀念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念藝術是指一九六○年代後期,歐洲和美國所盛行的藝術活動。觀念藝術界定藝術乃是觀念而非視覺的活動,因而認為藝術的主要特徵,不是造形和空間構成,乃是藝術家本身的行為、觀念和意象,構成了藝術的主題與內涵。由此推衍,觀念藝術否定傳統藝術的實體作品,認為那將使藝術侷限在造形和形態的審美趣味上,因而失去藝術的意義,以及它所要表達的觀念和意象;除此之外,觀念藝術家亦認為造形本身無法將觀念和意象完全說明殆盡。因此,觀念藝術家著重於訊息的傳達,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乃是展現藝術家創造藝術的過程,如以實地記錄的手法-計畫書、速寫、素描、照片、錄影、錄音或書本等實錄,完整的呈現出藝術創作的過程和狀態,以確實傳達出...
綜合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式上占有空間和時間,必須用聽覺與視覺來鑑賞的藝術。像舞蹈、戲劇、電影等。縮稱為「綜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