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59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藝術指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負責美術部門的工作者。一般在廣告、出版、拍攝影片……等時,多設有此職。
高等藝術院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等藝術院校係向學生施以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電視等專業領域的高等院校的總稱。一九五○年,大陸地區有高等藝術院校十八所,文化大革命期間,藝術院校全部停辦,一九七六年後逐漸恢復。一九八一年,高等藝術院校達二十七所,歸文化部直接領導的為十一所。一九九一年,高等藝術院校總數達三十所,占高校總數的百分之二.八,在校生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二人,占在校生總數的百分之○.八七。
  高等藝術院校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之方針,使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形式、風格、流派都能有批判地得到繼承和發展。學生亦須花一定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
鄉土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寫田園、農村的風趣,以表現鄉民淳樸、敦厚的性格為主旨的藝術
動畫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畫的基本原理與一般電影相同,不同的是因一般電影是由活生生的實物攝製而成,而動畫的畫面則是用木偶、幾何圖形、圖片或繪製等素材構成。動畫的啟蒙者是法人普拉妥(Joseph Plateau),於西元一八三一年發明,這種裝置是將分解為十四節段的畫面,畫在圓筒上,轉動圓筒,然後由針孔看去,畫面就能產生動態的感覺。
非形象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非定形的抽象造形,來組織畫面的藝術運動,對具象藝術而言。也稱為「非定形派」、「非具象派」。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96年元月成立於台北(Taipei, Taiwan)屬非營利之組織,其設置宗旨是要「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之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以提升藝文水準」。為具體落實其設置宗旨、任務,基金會業務執行共規劃有「研發、補助、獎項、與推廣」等四大面向。基金會成立至今,透過董事會與監事會及執行部門之組織機制的積極運作和推動,其績效顯著;如對藝術生態的研發、檢視和觀察與追蹤,個人╱團體展演之補助、藝術創作工作者之獎勵、不同生態與類別之藝術的專案扶助等等。另設有「國家文藝獎 」,獎項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與戲劇,每年舉辦一次推甄頒獎活動,舞蹈家如劉鳳學、林懷民、劉紹爐、平珩、羅曼菲、、等皆榮獲...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資料提供(2003.7)。
藝術品原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用最簡單、最平常的話來定義,便是創造優美事物的一種嘗試。這些事物能滿足我們的美感。而美感,是當我們能透過各種感官知覺,欣賞到事物形態上的和諧一致時,方能得到滿足。
  幾世紀以來,藝術家運用許多不同的技巧來創造能滿足美感的藝術作品。最廣為各機構收藏、貯存、展示及外借的藝術媒體,包括油畫、版畫原件、水彩畫、樹膠水彩畫(Gouache)、蠟筆畫、素描、雕塑、以及手工藝原件。
  繪畫可以定義為在二維平面上用線條及顏色使景物再現的藝術。油畫則是利用工具(通常是鬃刷)將溶在亞麻仁油或其他油中的顏料一層層塗上具有吸收力表面(通常是帆布)的一種藝術。水彩是將顏料與水調和作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製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製藝術品係指藝術作品的二次產品,通常以機械方式再製,並做為商業的發行。包括:拼貼畫、鑲嵌細工、織物、印刷、水彩畫和油畫的複製。
  複製裝飾品及裝飾設計可遠溯至史前文化時期,至於西方藝術作品的二次複製是直到紙張變得平價和充裕之後才開始廣泛傳布。在紙張使用之前,藝術品的再製只有藉由摹倣者,但在將原品複製在畫布的過程中;往往會與原畫略有出入。
  15世紀,紙張變得相當容易獲得之後,首次大量生產之複製品是經由木刻版印刷而來,稍後的銅版印刷則能加強對原作細部上的倣摹。但不論木刻版或銅版印刷都只能採單一顏色的複製(通常為黑色)。
  在16、17世紀時,雕版印刷的技...
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術類為中國圖書分類四分法中子部的一個類別。舉凡書、畫等藝術性書書籍均隸此類,如〔古畫品錄〕、〔書譜〕等。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有雜藝術類,凡書法、繪畫、投壺、博奕、下至弓箭、骰子等均屬之。後代沿襲此例,內容大同小異。清〔四庫全書總目〕則將藝術類分成4子目:(1)書畫、如〔書品〕。(2)琴譜,如〔琴史〕。(3)篆刻,如〔學古編〕。(4)雜技,如〔羯鼓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