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9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夾竹桃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夾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體翅棕綠色,肩板及後胸中央深棕綠色,肩板外圍白色。前翅基部具一墨綠色圓點,外圍為淡褐色,內橫線白色,其外側具有一粉紅棕色的寬斜帶,亞外緣具淡棕色寬帶,止於M3脈,M3脈下方至後緣中央有一墨綠色彎帶紋,其下方至Cu2間具一褐色斑,頂角至M1脈有一白短線,其下方為墨綠色的弦月斑,臀角具一墨綠色橢圓形斑;後翅外緣於Cu1脈下方向內凹,亞外緣線白色,略呈”S”型,亞外緣區棕綠色。前、後翅反面皆為棕色摻雜綠色,亞外緣線白色,後翅中室端有一白點。幼蟲期共五齡;成蟲出現於1、5、6、8、10及12月,一年可能會有3代。其寄主植物主要為夾竹桃科(Apocynaceae)的植...
|
飛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燈蛾具趨光性,喜飛至燈下,故俗稱為「飛蛾」。參見「燈蛾」條。
|
山龍眼螢斑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龍眼螢斑蛾 / 雙星錦斑蛾(Erasmia pulchella hobsoni)是斑蛾科(Zygaenidae)螢斑蛾亞科(Chalcosiinae)的成員。本種的前翅以黑色為主,由外向內有白、藍、紅、綠色斑紋;後翅基部為白色,僅外緣為黑色。
|
蛾眉螓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貌美。參見「螓首蛾眉」條。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道你枉則有蛾眉螓首堆鴉鬢,可怎生少喜多嗔。」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五齣:「羨蛾眉螓首,舞袖歌喉。」
|
雙線條紋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雙斜紋天蛾,身體褐色,胸背板兩側各有一條細白線,胸腹部中央有一條白線,前翅褐色,二分頂角的灰白色斜紋兩側各有一條黑帶,內側黑帶越往後緣越粗寬,後翅褐色,後翅基部淺褐色或偏白,後翅臀角有一條帶紋延伸到翅基部,於中國、台灣、韓國、日本、印尼、中南半島、印度、緬甸、馬來半島、新幾內亞有分布,幼蟲墨綠色或黑色,側線上有多對黃色或橘色假眼斑,幼蟲食草為鳳仙花。
|
榕透翅毒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榕透翅毒蛾 Perina nuda (Fabricius, 1787) 雌雄蛾外型相異,雄蛾觸角發達,頭部、足及腹部末端有橘黃色毛,軀體覆黑灰色毛。前翅除翅基與部份後緣為黑褐色外,其餘部分透明。後翅黑褐色,僅頂角處一橢圓形部分透明。雌蛾體型大於雄蛾,軀體覆淡黃褐色毛,前翅淡黃色,中室下方至後緣處散布褐色鱗,後翅淡黃色無斑紋。 本種為寡食性,幼蟲以桑科 (Moraceae) 榕 (Ficus) 屬的植物為食,主要取食榕樹。雌蛾將卵聚產,剛孵化的幼蟲會群聚於葉背刮食葉肉,幼蟲隨成長而逐漸分散並開始啃食葉片。老熟幼蟲會以絲構築簡單的蛹室,化蛹於其中。成蟲口器退化,雄蛾為晝行性,雌蛾夜晚會趨光。 本種...
|
大透翅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展翅5.0-7.0公分,體型大,日行性訪花,胸腹部黃色,腹部第3節黑色,第4節暗紅色,腹部末端有容易脫毛的毛叢,前後翅透明,幼蟲寄主植物為茜草科(Rubiaceae)黃梔(Gardenla jasminoides Ellis)。於中國、台灣、日本、東南亞一帶皆有分布。
|
白星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星天蛾(Dolbina inexacta)是天蛾科(Sphingidae)短吻天蛾亞科(Smerinthinae)的成員。本種的前翅為墨綠色底,前端1/3有黑白相間的波浪紋,中室有一白點,故名為「白星」,基部2/3散布白色鱗片;後翅為黑褐色底,臀角有一塊黑色斑,並有白色鱗片自臀角沿外緣一直散布到約1/2處。
A Brief Introduction:
Dolbina inexacta represents the only species of Dolbina and shares similar wing pattern with no other...
|
皓齒蛾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亦借指美女。《文選.枚乘.七發》:「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
顰蛾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蛾眉,彎曲細長的眉毛。「顰蛾眉」指皺眉,形容美人憂愁的樣子。唐.常建〈古興〉詩:「石榴裙裾蛺蝶飛,見人不語顰蛾眉。」唐.李白〈怨情〉詩:「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