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9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楓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楓天蛾常見於中低海拔山區,幼蟲以楓香為寄主植物。成蟲體色與翅紋顏色均咖啡色,前翅外緣為波浪非平整邊緣,中央具有一大一小深褐色三角斑紋,前翅明顯地由內線、中線、外線以及亞外線區分成四個不同深淺色區域。後翅外線與內線則為深褐色。
|
四黑目天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黑目天蠶蛾Eriogyna pyretorum pearsoni翅呈灰黑色,前、後翅近中央位置各有一枚黑色眼斑,各眼斑內有一圈黃色線圈,且各眼斑大小約略相等,此為本種名稱之由來。前翅中央處有兩條波浪狀黑線穿越,前翅基部呈黑褐色。後翅顏色遠淡於前翅,並有許多明顯白色區域。此外前後翅側緣皆有一白色帶。本種腹部有許多黑色短毛,雌蛾產卵時即將黑毛覆佈於卵粒作為遮護。本種為具有經濟價值之種類,原分部於江西、湖南、兩廣、福建、海南島及印度等地,日據時代引進台灣,在中部設立人工養殖場,以其絲絹製造釣魚線供銷國內外。39年停止人工飼養後,乃淪為台灣的野生蠶類。寄主植物為楓香Liquidambar formo...
|
大麗燈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翅80-90mm。頭部黃色。前胸與後胸黃色,中胸為黑色。前翅黑色,上有約16枚白色斑點。後翅黃色,佈有深褐色斑點,近翅端五分之一為深褐色。腹部黃色,每節背板上有深褐色斑塊。
|
飛蛾赴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宋.黃庭堅〈演雅〉詩:「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也作「飛蛾赴火」。
|
霜降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霜降天蛾Psilogramma increta體翅灰褐色,肩板外緣及後胸具黑紋,呈”U”型,腹部具三條縱線。前翅正面灰褐色,花紋不明顯,翅中央有一黑褐色細線紋,近頂角有一肘狀的黑褐色細線紋;後翅呈深褐色,內緣顏色較淡。前、後翅反面皆呈茶褐色,具有2~3條模糊的橫線,緣毛白色、褐色相間。其寄主植物主要為馬鞭草科(Verbenaceae)及木犀科(Oleaceae)的植物。成蟲除1月外,全年皆可發現。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張保信(1989)及陳雲鴻(1994)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
帶長喙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叉帶長喙天蛾,成蟲展翅4.5公分左右,前翅中線及內線之間靠近前緣處一分為二呈叉狀,外線有S形帶紋,此帶紋和中線相近,甚至連接在一起,前翅橫帶上方有一塊明顯的赤褐色區域,後翅基部深褐色,中間區域黃色外緣弧形凹入。於台灣、中國、印度有分布。
|
螟若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6mm;頭部與體軀、雙翅翅身主色淡橘褐色,頸片與前翅前緣淡褐色;前翅近端室具有一小一大橫向排列之黑色圈紋,亞外緣近前緣1/3段各脈間具有黑色小點斑,外緣各脈間亦具有黑色小點斑;後翅翅紋色調近似前翅者,後中線白色。
|
眉紋天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前後翅皆為淡褐色,由前翅1/2處至後翅2/3處有一連續的淡粉紅色帶紋。帶紋外側處較內側顏色為淺,前翅端具一黑色圓斑,前後翅中皆有一眉狀斑紋與粉紅色帶紋相連。
|
黃斑枯葉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5-27mm,體型壯碩;下唇鬚長而向前延伸,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體軀與雙翅黃褐色;前翅寬,前緣中段向外弧形突出,外緣於R5脈處向外稍突出,前中線與後中線褐色,略呈直線而微向外彎,亞外緣線於個翅脈間呈ㄑ型向內凹陷;後翅長橢圓形,近基部1/3段橫向俱有一寬黃色帶紋。停棲時雙翅呈同一平面,後翅近前緣1/4段會突出於前翅前緣。外觀近似埔里雙線枯葉蛾(Arguda horishana),然該種色調較暗淡偏棕色,前翅亞外緣線不明顯,前翅外緣平直而可做區分。
|
鑲落葉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33-36mm;下唇鬚第三節長而向上延伸,胸部肩片鱗片密而向上舉,腹部鮮黃色。雄蟲與雌蟲前翅翅紋二型性,前者底色褐色,前中線與後中線為明顯黑色細線,其間中央區段散布銀色鱗片,後中線與外緣間隱約具有綠色斑塊;雌蟲前翅暗褐色密佈淡藍色鱗片,縱向中央1/4段全為綠色,直到後中線為止,後中線至外緣間淡褐色。雌雄蟲後翅底色則同為鮮黃色,中央有一豌豆狀黑斑,沿外緣具有一粗帶斑。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