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9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兼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人己親疏厚薄的不同。
得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當、恰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禰衡代書,親疏得宜,斯又尺牘之偏才也。」
昭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廟的輩次排列。古代宗廟制度,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以天子而言,太祖廟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為「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為「穆」。見《禮記.王制》。祭祀時,子孫也按此規定排列行禮。《禮記.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
厚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親疏。《淮南子.主術》:「夫以一人之心而事兩主,或背而去,或欲身徇之,豈其趨舍厚薄之勢異哉?」
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財力或權威勢力。《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高祖薄姬傳》:「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復魏氏,賞賜各以親疏受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張家是有力之家,便依著說話,叫些匠人把幾枝木頭,將屋梁支架起來。」
多藏厚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老子》第四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聚斂越多,損失越大。《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折像傳》:「感多藏厚亡之義,乃散金帛資產,周施親疏。」
並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時存在,勢力或地位不相上下。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並進。」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兼親疏而兩用,參同異而並進。」
目空四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卒能自闡其意者。陳德先舉一世不足以當其意,而人亦不願從之游,然其文清新勁麗,要不可少。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余尤好。其文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眼空宇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卒能自闡其意者。陳德先舉一世不足以當其意,而人亦不願從之游,然其文清新勁麗,要不可少。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余尤好。其文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環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眾目所視。漢.賈誼《新書.卷三.親疏危亂》:「動一親戚,天下環視而起,天下安可得制也。」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九.張顏承節》:「宣和間,京師天漢橋有官人自脫冠巾,引頭觸欄柱不已,觀者環視,恍莫測其由,不復可勸止,問亦不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