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2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毫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4)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5) 摩頂放踵: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摩,通「磨」,磨損。踵,音ㄓㄨㄥˇ,腳後跟。見「摩頂放踵」。
權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衡量利害得失。《鬼谷子.飛箝》:「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
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1>兼愛2>,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2)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宗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分別嫡庶統系的制度,以別親疏,以示系統,以明親親合族之義。其道可推於治國安民。如:「宗法社會」、「宗法制度」。《朱子語類.卷九○.祭》:「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禮,須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個樣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
目空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卒能自闡其意者。陳德先舉一世不足以當其意,而人亦不願從之游,然其文清新勁麗,要不可少。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余尤好。其文蔚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割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斷絕。《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曄傳》:「然親疏之數,遠近之降,蓋有禮紀,所以割斷私情,克成公法,為萬世式也。」
摩頂至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1>兼愛2>,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2) 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服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服的制度。以情誼的親疏,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維晉義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淵明以年少之奠,俛而酹之。」
投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告老返鄉。晉.王羲之〈雜帖〉:「迎集中表,親疏略盡,實望投老,得盡田園骨肉之歡。」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商寶意懷金陵舊游》:「其後累宦邊郡,投老沅江,追念昔游,形諸篇詠。」
一視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視同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文學家韓愈崇尚儒家「仁愛」學說,他在〈原人〉一文裡論述到世間分天、地、人三個部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草木山川,人間有夷狄禽獸。天為日月星辰的主人,地為草木山川的主人,而人則為夷狄禽獸的主人。人既為夷狄禽獸之主,就必須廣施仁道,不分種類、不分遠近,才不失為夷狄禽獸之主。所以聖人看待夷狄禽獸都是同等的,一樣施與仁愛。「一視同仁」就是從文中「聖人一視而同仁」一句摘錄而成的成語,後用於指平等待人,不分親疏厚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