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6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濟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指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攻、指責
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摻入個人的好惡成見。[例]這篇文章我是客觀的評論,並非惡意攻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反脣相攻注音︰ㄈㄢˇ ㄔㄨㄣˊ ㄒ|ㄤ ㄍㄨㄥ漢語拼音︰fǎn chún xiāng gōng釋義︰猶「反脣相稽」。見「反脣相稽」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八.告》:「是先朝王聯、趙文華故智。御史輩不受,反脣相攻。以故太倉相公八不平疏,又曰:此又誤矣。」 參考詞語︰反脣相譏注音︰ㄈㄢˇ ㄔㄨㄣˊ ㄒ|ㄤ ㄐ|漢語拼音︰fǎn chún xiāng jī釋義︰猶「反脣相稽」。見「反脣相稽」條。 01.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誤增不字例》:「於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皆與古人反脣相譏也。」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憲宗聞之大怒,將處以極刑,裴度、崔群力救道:「愈言牾,罪之誠宜。然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以求諫爭。」乃貶為潮州刺史。往潮州路上,來到了藍關時,大雪紛豭,韓愈見到姪兒韓湘(傳說韓湘就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不禁再三嗟歎道:「吾為汝成此詩。」詩吟:「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願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此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後來在潮州又寫〈祭鱷魚文〉,往河裏扔了一豬一羊,據聞鱷魚就此絕跡。事實上,後來宰相李德裕、...
無補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珪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毫不留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也不顧及情面、絲毫不留餘地。如:「他毫不留情地攻對手,引起了眾人的強烈不滿。」
惡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良的居心或意圖。如:「惡意攻」、「心懷惡意」。《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莽候妻疾,見其書,大怒,疑臨有惡意,不令得會喪。」《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小婦人果有惡意,何不在半路謀害?」清.徐珂《清稗類鈔.義俠類.粉面獅救書生》:「人心不同,有如其面,安能必其無惡意耶?」
充棟汗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牛充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柳宗元〈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據《全唐文.卷五八八.柳宗元》引)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1>者,其為書,處則充2>棟宇,出則汗3>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於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聖人之難知也。 〔注解〕 (1) 冒沒:傾軋。 (2) 充:填滿、裝滿。 (3) 汗:使出汗。
陰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祕不可告人的事。《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凡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