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3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余走視之,則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謂曰:「得非女靈乎?」禛頷焉。余命吏載楮鏹,潔尊席而禱……奠,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恍:音ㄔㄤˇ ㄏㄨㄤˇ,迷糊不清的樣子。 (3) 噤:音ㄐ|ㄣˋ,閉嘴不能言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始。[例]起、起筆、起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壽命。如:「添算一紀」。《三國志.卷六三.吳書.趙達傳》:「吾算盡某年月日,其終矣。」《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張委損花害人,花神奏聞上帝,已奪其算。」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晧》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引三國吳.孫晧〈與舅何植書〉:「天文縣變於上,士民憤嘆於下,觀此事勢,危如累卵,吳祚終,何其局哉!」
水泄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楚王使獄中喚出仵(伍)奢、子尚,處法徒刑。子尚臨死之前,仰面向天嘆而言曰:「吾當不用弟語,遠來就父同誅,奈何!奈何!更知何道?吾死之後,願弟得存。忽爾天道開通,為父仇冤殺楚。」遺語已,便即殺之。父子二人,同時誅戮。楚王出敕,遂捉子胥處,若為?敕曰:「梁國之臣,逆賊子胥,父事於君,不能忠謹,徒(圖)謀社稷,暴虎貪殘。子尚鄭國之臣,并父同時殺。唯有子胥逃逝,目下未獲。如能捉獲送身,賞金千斤,封邑萬戶。隱藏之者,法有常刑。先斬一身,然誅九族。所由寬縱,解任科徵,盡日奏聞。固(錮)身送上。」敕1>既行下,水楔2>(泄)不通,州縣相知,牓標道路3>。村坊搜括,誰...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與數千年君為黨耶?道德同耳。漢1>時名節骨鯁2>士,同心愛國,而宦官小人疾3>之,起黨錮之獄4>,5>亡天下。趨利之人,常為朋比6>,同其私也;守正之人,常遭構毀7>,違其私也。小人多,譖言常勝;正人少,直道常不勝。可不戒哉!」絳居中介特,尤為左右所不悅,遂因以自明。 〔注解〕 (1) 漢: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由漢高祖劉邦滅秦,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2) 骨鯁:比喻正直。鯁,音ㄍㄥˇ。 (3) 疾:憎恨。 (4) ...
詬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恥辱。《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引申為譏罵、指摘。宋.蘇軾〈與李公擇書〉:「非兄,僕豈發此?看,便火之,不知者以為詬病也。」也作「詬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祭祀所唸的禱告詞。《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遼史.卷四九.禮志一》:「閤門使讀祝,復位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几案。同「桌」。宋.史繩祖《學齋佔畢.卷二.飲食衣服今皆變古》:「蓋其席地而坐,不設椅卓,即古之設筵敷席也。」《金史.卷三三.禮志六》:「俟有司置香案酒卓。」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死有餘罪注音︰ㄙˇ |ㄡˇ ㄩˊ ㄗㄨㄟˋ漢語拼音︰sǐ yǒu yú zuì釋義︰即「死有餘辜」。見「死有餘辜」條。 01.《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乃出詔書為王讀之。讀之,曰:『王其自圖。』王曰:『如卬等死有餘罪。』遂自殺。」 02.《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臣待罪外鎮,不能宣國威靈,致車駕蒙塵,生靈塗炭,死有餘罪,敢逃司敗之誅?」 參考詞語︰死有餘責注音︰ㄙˇ |ㄡˇ ㄩˊ ㄗㄜˊ漢語拼音︰sǐ yǒu yú zé釋義︰形容責任重大,到死都無法卸責。見「死有餘辜」條。 01.《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吏稍侵辱嘉,嘉喟然卬天歎曰:『幸得充備宰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