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0.4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諧和。晉.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南朝梁.陸倕〈石闕銘〉:「役休務簡,歲阜民和。」
社會調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或文化與文化之間,彼此相合,維持諧和的關係。
提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出、點明。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將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元.楊朝英〈殿前歡.白雲窩〉曲:「兩意諧和,儘今生我共他,有話閑提破,花前對飲,月下高歌。」也作「題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