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協調、調和。如:「和諧」。
滑稽、戲謔。如:「諧星」、「諧語」。
相近的、相似的。如:「諧音」。
韻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美學上指使聲音諧和的法則。
氣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景象。南朝宋.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蕭條洲渚際,氣色少諧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音和諧。同「諧」。《說文解字.龠部》:「龤,樂龢也。」清.段玉裁.注:「龤龢作諧和者,皆古今字。」
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三件事情:(1)春、夏、秋三季農事。《詩經.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唐.孔穎達.正義:「故知三事謂三農之事。」(2)正德、利用、厚生。《書經.大禹謨》唐.孔穎達.正義:「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諧和之。」唐.韓愈〈請上尊號表〉:「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三事,惟序惟歌。」(3)事父、事師、事君。見《國語.晉語一》。(4)天、地、人之事。《國語.楚語下》:「王曰:『三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調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周代官名。《周禮.地官.調人》:「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後代沿用指調解糾紛的人。如:「讓我當個調人,這件事到此為止,就不要再生是非吧!」
倒置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句子的各組成部分次序顛倒,以求韻律的諧和,或加強語氣或修辭的效果。
依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音節乍離乍合,諧和動聽。《文選.曹植.七啟》:「飛聲激塵,依違厲響。」
奴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對女子的暱稱。《董西廂》卷三:「些兒禮物莫嫌薄,待成親後再有別酬賀。奴哥,托付你方便子個。」元.楊朝英〈殿前歡.白雲窩〉曲:「白雲窩,守著個知音知律俏奴哥,醉時鴛帳同衾臥,兩意諧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