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日可待」。見「指日可待」條。 01.宋.韓琦《韓魏公集.卷六.表狀.永興軍乞移鄉郡》:「疆候平,指日可期。」 參考詞語︰指日而致注音︰ㄓˇ ㄖˋ ㄦˊ ㄓˋ漢語拼音︰zhǐ rì ér zhì釋義︰致,到達。「指日而致」猶「指日可待」。見「指日可待」條。 01.宋.司馬光〈體要疏〉:「太平之功,可指日而致。」 參考詞語︰指日而待注音︰ㄓˇ ㄖˋ ㄦˊ ㄉㄞˋ漢語拼音︰zhǐ rì ér dài釋義︰猶「指日可待」。見「指日可待」條。 01.《隋唐演義.第七一回》:「皇爺駕臨,特囑夫人蓄髮,便要取你回宮;將來執掌昭陽,可指日而待,為何夫人雙眉反蹙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佐助。通「贊」。《文選.潘岳.為賈贈陸機》:「齊轡群龍,光讚納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suǒ yī釋義︰猶「眾望所歸」。見「眾望所歸」條。 01.《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賈與后共謀,以華庶族,儒雅有籌略,進無逼上之嫌,退為眾望所依,欲倚以朝綱,訪以政事。」 參考詞語︰眾望所積注音︰ㄓㄨㄥˋ ㄨㄤˋ ㄙㄨㄛˇ ㄐ|漢語拼音︰zhòng wàng suǒ jī釋義︰猶「眾望所歸」。見「眾望所歸」條。 01.《晉書.卷六八.賀循列傳》:「循可尚書郎,訥可太子洗馬、舍人。此乃眾望所積。」 參考詞語︰眾望有歸注音︰ㄓㄨㄥˋ ㄨㄤˋ |ㄡˇ ㄍㄨㄟ漢語拼音︰zhòng wàng yǒu guī釋義︰猶「眾望所歸」。見「眾望所歸」條。 01.《隋書.卷一.高祖紀上》:「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斥責、怒罵。通「呵」。《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訶之。」《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成都王穎見而訶意愈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聳立、對立。如:「對峙」。《文選.謝惠連.雪賦》:「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文選.潘岳.為賈作贈陸機詩》:「綿綿瓜瓞,六國互峙。」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耳恭聽」是指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典源或出於元曲。例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雜劇《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護送公主下嫁給楚昭公的兒子。百里奚聽說楚昭公的夫人和兒子都曾在漢江落水,後來如何能獲救,就請楚昭公說給他聽,他願意「洗耳恭聽」。也有人認為「洗耳」一語是出自於晉.皇甫《高士傳》。但《高士傳》中記載堯舜時期的賢人許由,因為他的賢德,堯想將帝位讓給他,他拒而不受,歸隱於箕山之下。堯又想請他出任地方官,他聽了後跑到池塘邊洗耳,這和「洗耳恭聽」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洗耳為了洗掉聽到不願聽的話,一個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聽人家的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最外圍的無性花器,常呈綠色,有時與花瓣顏色相同或相近,具有保護花芽的作用。《玉篇.艸部》:「萼,花萼也。」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晉書.卷五一.列傳.皇甫》:「春華發萼,夏繁其實。」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縷夕陽的返光透過深林密枝,照射在青苔之,上更襯托出環境的幽美,反景以逆筆得趣。作者就沉浸在這樣靜的氛圍中,長久體味著寧靜的趣味。詩人意在寫靜,攝取了兩個極微的動態:空山人語和夕陽返,這一瞬間的動感又在出無限的靜意。 《竹里館》 (輞川集第十七首)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輞川絕句多從客體著筆,描寫環境的空幽。這首全從主體入手,寫人與大自然獨處的樂趣。作者坐於叢深處,彈琴長嘯。嵇康彈琴,孫登(晉隱士)長嘯,他們似乎還想要人知道,王維?寫彈琴長嘯,人都不知,祇有明月自相照。情趣的然,自然呈現。...
宛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含蓄委婉。《晉書.卷五一.皇甫傳》:「宛轉萬情之形表,排託虛寂以寄身。」也作「婉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叢生的草木。《晉書.卷五一.列傳.皇甫》:「披榛採蘭,并收蒿艾。」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五齣:「只見半亭瓦礫,滿地荊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