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別開生面」。見「別開生面」條。 01.清.魚翼《海虞畫苑略.馬眉》:「賦性落拓,縱酒逞筆,乃益豪放;醒則自以為神,略為點染,特開生面。」 參考詞語︰獨開生面注音︰ㄉㄨˊ ㄎㄞ ㄕㄥ ㄇ|ㄢˋ漢語拼音︰dú kāi shēng miàn釋義︰猶「別開生面」。見「別開生面」條。 01.清.葉燮《原詩.卷一.內篇上》:「六朝諸詩人,間能小變,而不能獨開生面。」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李白詩歌取材廣泛,想像豐富,多用誇飾的手法、生動的比喻,來抒發其思想感情。他擅長寫七言古詩和絕句,賀知章見其文,曾稱讚他為「謫仙人」,所以李白又被譽為「詩仙」。李白的作品中,有一首〈長干行〉,是藉著一個年輕商婦的情感為題材的抒情敘事詩。詩中以女子自述的方式,寫出了自童年、成婚到別離相思的過程及對夫婿的深情,全詩充滿了溫柔深厚而又熾熱奔放的情感。其中「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是敘述二人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親密友誼,可看出她和丈夫從小深厚的感情基礎。...
氣勢磅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骨悚然」原作「毛骨俱竦」。《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所記載的是一些傳聞的怪異之事,基本上承續著六朝志怪小說的遺風。〈大渾王〉這篇故事是說:有一個名叫興祖的人,個性豪放,不拘小節,與婁虡(ㄐㄩˋ)是好朋友。後來在紹興年間,婁虡得了疾病而死。有一天,興祖在睡夢中夢到婁虡來拜訪他,並且叫來一匹千里馬,兩人一起出發來到一間大官府,接著又進到官府中的一個廳堂。其中執掌事務的人向他們鞠躬應答,婁虡則拱手作揖,然後坐下,跟興祖說:「這裡就是你處理公事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孩走出來,拉著興祖的衣服。婁虡說:「你的小孩之前已經先到這裡了。」興祖一看,竟然是幾年前所失去的小孩。這時婁虡就說:「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4. 按創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約派和豪放派。5. 按詞牌分。 詞的起源詞最早的起源時間現在學界猶有爭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梁代,沒有明確的「詞」的形式,詞真正的開始出現,是在中國的唐代。更精確一點,是在中國初唐時期。伴隨著當時「胡樂」傳入,「燕樂」大盛,詞也逐漸脫離傳統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成為一門獨立的詩歌藝術。詞的起源和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代的開國君主蕭衍精通音樂、愛好民歌,在其奪取帝位之前,被稱為「竟陵八友」之一。其詩作現存有九...
拘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奔放、豪放、放縱、放蕩、放恣、放肆
磨杵成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磨鍼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1>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2>方磨鐵杵3>,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4>。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家居四川綿州,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 (2) 老媼:年老的婦人。媼,音ㄠˇ,老婦。 (3)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棒槌。 (4) 卒業:完成學業。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一○.筆頭生花》李太白1>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2>,名聞天下。 〔注解〕 (1) 李太白: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隴西成紀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杜甫齊名,時人號稱李杜。 (2) 贍逸:文采卓越超群。贍,音ㄕㄢˋ,文辭廣博華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夢筆頭生花》
豪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度寬廣、性情豪放。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傳二.李侗傳》:「姿稟勁特,氣節豪邁。」
頡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相上下。《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序》:「頡頏名輩,並綜採繁縟。」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性度粗疏豪放,與劉伶伯仲,阮籍頡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