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99.9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插翅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了翅膀也無法飛走。比喻難以脫身走。《精忠岳傳》第三七回:「康王見兀朮將次趕上,真個插翅難,只待束手就擒。」《東周列國志》第三六回:「呂大夫守住前門,郤大夫守住後門,我領家眾據朝門,以遏救火之人。重耳雖插翅難也!」也作「插翅難飛」。
法網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法細密如網,犯法者難以亡。如:「他做了這麼多傷天害理的事,終於法網難,被判了死刑。」
虎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經過極大的危險,才安全脫。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六齣:「虎口生,拯救求憐切人。」也作「虎口餘生」。
望風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見敵人的蹤影或氣勢就嚇得跑了。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五齣:「殺得他隻輪不返,片甲無存,望風而,渡江去了。」也作「望風而遁」、「望風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擺脫。《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帶箭脫,走入陽城,堅守不出。」《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是各偽官也脫了許多,只有他領著南贛數郡一齊歸降,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狀的狠,懸賞捕拿。」
避的目標導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的目標導向」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避的、消極的。亦即學生不願意認真的投入學習,凡事希望愈輕鬆愈好。這是負向的動機信念,用避的方式來因應課業要求。因此學生持著費力氣愈少愈好的學習態度,必要時不惜以避、拖延、抄襲的方式來應付教師的要求。因此這些學生不認同也不重視課業學習。
  在安姆斯(Carole Ames)與尼可斯(John G. Nicholls)一九九二年對目標導向進行系列研究後,遂引發其他學者的興趣並加入相關研究,尤其在目標導向如何分類方面。除了原來的兩種類別之外,學者們發現另一種「工作避的目標導向」;這類型的學生不用心於課業、躲避教師的要求、被動的認知參與、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跑、亡。如:「務必在那幫搶匪竄出境前,將其緝捕歸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亡的罪人。《書經.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唐.杜甫〈遣遇〉詩:「奈何黠吏徒,漁奪成逋。」
2.亡。《書經.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勿敢越逐。」《儒林外史》第七回:「貞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之客。」也作「波濤」、「波」、「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躲避災難而往別處。《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不必隱諱。公今必難至此。」《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濟川在書房裡聽得外面鬧烘烘的,知道他表兄去打聽了回來,要想難,心中只是暗笑,說不得出來探望探望。」
膚橈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膽小無勇。語本《孟子.公孫丑上》:「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橈,不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