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2.7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干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干涉、參預、過問。《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譙周未嘗干預國政。」《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權,雖父母亦不能干預的。」也作「干與」、「干豫」。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而會阻礙個案想到有效解決自己問題的方式。2.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以及放在未來,有其優點。一旦個案透過問題解決的談話,把心思重新導向自己的優勢,治療的時程便可以鎖短。3.每個問題皆有其例外,藉著談論這些例外,個案對於原本束手無策的困境會有多一些掌控感;這些例外將可持續創造出問題解決的可能性,一旦個案清楚找出問題的例外情形,即有可能快速改變。4.個案通常只展現自己的其中一個,焦點解決讓個案有機會看到自己困境的另外一面。5.小改變可以為接下來的大改變鋪路;有時候個案真正需要的,只是他們帶來治療情境的這些小改變。6.個案是想改...
聽其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由人或事物自然發展,而不加以過問及干涉。《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文明小史》第九回:「當下眾紳見本府如此執拗,就想置之不理,聽其自然。」
干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干預、過問
蠻觸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蠻氏是蝸牛右角上的國家,觸氏是左角上的國家,兩國為爭地,每十五日就戰一次,死傷逾萬。典出《莊子.則陽》。比喻為小利而時起爭端。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下》:「顧答以蠻觸相爭,天朝從不過問。」也作「蠻爭觸戰」、「蠻觸干戈」、「干戈蠻觸」、「蝸角之爭」。
絕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不會。《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把一切用人行政之權,都委之兄弟,他自己絕不過問,聽兄弟一人作主。」
心手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
應手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身上領會。古人的經驗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書本傳授給後人。大王,您所讀的,不過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後來「得心應手」這句成語就從工匠輪扁所說的「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技藝熟練...
洗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停止某種工作,不再繼續。通常指盜賊等改邪歸正。[例]他早已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不再過問道上一切是非。
揮金似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居七八。開口一笑,人生能幾?君醉不知,笑以沒齒。 〔注解〕 (1) 日飲亡何:每天喝酒作樂,不過問世事。見「日飲亡何」。亡,音ㄨˊ,同「無」。 (2) 羽衣岸巾:形容衣著簡率不拘。 (3) 枕麴而哦:喝酒吟詩。麴,音ㄑㄩˊ,把麥子或白米蒸過,使它發酵後再晒乾,稱為「麴」。 (4) 元和:即「元和體」,指唐憲宗元和年間詩文的作風。如學韓愈文的奇詭,樊宗師文的苦澀,張籍歌行的流蕩,孟郊詩的矯激,白居易詩的淺切,元稹詩的淫靡。 (5) 馥:餘風。 (6) 翛然:毫無牽掛、自由自在的樣子。翛,音ㄒ|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