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76 ms
共 27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拾金不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揀到別人遺失的錢財而不據為己有。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卷三.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歧路燈》第一○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條。01.明.海瑞〈主簿參評〉:「苟不盡分稱職,金玉其外而敗絮其內也,即陟巍科,登膴仕,徒玷官常耳。」
|
點石成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道家仙術。用手指或靈丹將石頭點化成黃金。《西遊記》第四四回:「我那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鍾離先生恐他立志未堅,十遍試過,知其可度。欲授以黃白秘方,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
2.比喻善於修改文字,能化腐朽為神奇。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九.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也作「點鐵成金」。
|
金聲玉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孟子稱讚孔子聖德兼備,正如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語本《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後用以比喻才德兼備,學識淵博。唐.張說〈邠王府長史陰府君碑銘〉:「史門文宗,國子儒允,克家踵武,金聲玉振。」也作「玉振金聲」。
|
半路殺出程咬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咬金為唐初大將程知節,相傳他是個魯莽憨直的人。全句比喻突然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進行不順利或出差錯。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訓誡他一頓,不料半路殺出程咬金,把事情給搞砸了。」也作「半道上殺出了個程咬金」、「半途中殺出了個程咬金」、「半路上殺出了個程咬金」。
|
金屋藏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幼時欲建華麗的宮殿給表妹阿嬌居住。典出漢.班固〈漢武故事〉。後指營建華屋給所愛的女子居住,或指納妾之事。元.湯顯祖《牡丹亭》第一四齣:「則怕呵,把俺年深色淺,當了個金屋藏嬌。」《二十載繁華夢》第二三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義結金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比喻堅韌。蘭,比喻香郁。金蘭形容友情深厚,相交契合。語本《易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義結金蘭比喻情誼堅固契合。
|
丈二金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摸不著頭腦。意指弄不清狀況、底細、原因。如:「他突然冒出這一句話,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愣在那裡。」
|
浪子回頭金不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指不務正業,浪蕩成性的青年,能回心轉意、改邪歸正,是非常珍貴的。如:「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能改過向善,大家就接納他吧!」
|
揮金如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錢像撒土一樣。比喻極端浪費錢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己只在家中廣行善事,仗義疏財,揮金如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少卿兄揮金如土,為甚麼躲在家裡用,不拿來這裡我們大家頑頑?」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