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卡芬頓(M._Covington)自我價值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其感到羞愧(5)高年級學童經多次成敗經驗,認為努力而成功者能力較低,反之則相反,此可視為其學習動機降低之原因。(註2) 參考書目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自我價值論英文關鍵字: self-worth theory
標準化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意義。2.當教學目標與測驗不相符時,測驗亦不適用。3.假若未依照標準化程序實施測驗,則測驗的信度便降低。 參考書目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標準化測驗英文關鍵字: standardized tes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置物於通風處,以降低熱度。如:「把茶涼一下。」《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戎器,色別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逐減敏感法是消除焦慮、緊張、懼怕的行為治療法。例如:女生怕蛇,則設計安排有系統地呈現刺激,以逐漸降低消除恐懼症。首先在遠處呈現假蛇,由他人觸摸,並未有危險反應;再向前移近,也不見危險;繼之出現遠處真蛇,漸漸移近,手扶他人手以摸蛇,最後親手摸蛇而不會懼怕 。又如肌肉放鬆訓練,也是此原理的運用。飽足法(飽和原理)飽足法是給太多的增強物,多到不能處理而厭膩。某生上課喜歡轉動筆桿,難免分心,教師指定他不停地反覆此動作,直到產生厭煩痛苦而戒除該不當行為。常例戒菸,令其猛抽菸,直到頭昏腦脹而產生厭惡,但要小心運用以免傷害身心。又...
目錄1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2 自我肯定訓練之目標3 自我肯定訓練之適合對象4 自我肯定訓練之內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自我肯定訓練是社會技巧訓練的一種形式,功能為教導個案在不同社會情境之下都能肯定自我,降低焦慮,進而增加社交技巧。缺乏自我肯定容易使人感到在家庭、工作場合、學校中的人際互動困難。自我肯定訓練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權利。 自我肯定訓練之目標1. 提升自我的行為資料庫:當人們有更多的行為選擇時,他們能在特定的情況下,從資料庫中選擇要表現何種行為,決定是否要做自我肯定。個案能夠用新的...
杯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職業軍官杯葛上尉(Charles C.Boycott,西元1832~1897)的姓氏,後引申為集體抵制之意,在政治和商業領域都可使用。杯葛上尉退役後,受雇擔任梅佑郡農場經理。西元一八八○年與愛爾蘭梅佑郡農民土地聯盟談判,農民要求降低百分之二十五的田租,杯葛上尉拒絕;因而受到農民嚴重抵制,以致他招募不到人工,牲畜被驅散,農田被破壞,最後不得不屈服。集體抵制是愛爾蘭民族主義領袖巴奈爾領導的愛爾蘭獨立運動中的一種行動策略。由於杯葛上尉是第一個犧牲者,故後人遂以「杯葛」為集體抵制之意。
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顯然不符學生學習的需求,無法讓孩子得到良好學習效果,也無法充分發展個人優勢,甚至降低學生學習的意願,增加其學習的壓力。為了學生得到合適的教育,每一位師長,必須要因材施教,應先充分了解學生個別差異,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了解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需求,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並提供良好的後天教育環境,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適時給予各種發展機會,促使學生各有所長的才華,都能因多樣化的學習情境,並從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滿足,以加強自信心,保持並增進繼續學習的興趣。老師:(一)有教無類1. 無論個人的條件背景如何,...
貶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官吏因獲罪而遭降低官職,並調派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就任。《舊唐書.卷一八七.忠義列傳下.趙曄》:「(趙)曄早擅高名,在宦途五十年,累經貶謫,蹇躓備至。」《金史.卷七六.太宗諸子列傳.宗本》:「古者大臣有罪,貶謫數千里外,往來疲於奔走,有死道路者。」
班度拉(Bandura)自我調節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準。惟,訂定之標準需切合實際,若所訂定之標準過高,可能使學生一再遭遇失敗、挫折等負面經驗,因而大幅降低其期望水準。而了解自身能力水準的學生,通常較可能建立切和實際的標準。三、自我酬賞由學生自我要求自身,達到某一特定預設之標準後給予自己獎賞,反之,則給予自己懲罰。通常而言,行為心理學家認為立即的物在酬賞通常較為有效。四、自我調節此指之自我調節係為行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由自我控制下表現出來,此時對行為者本身而表現之行為即為一種酬賞。此時教師則不再需監督調節,而由學生自制,此狀態為教師與學生共同追求的目標。(註2) 參考書目註...
屏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蔽、護衛。[例]中央山脈屏障著臺灣西部,能降低颱風帶來的災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