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至獨陷神於天 之下,不以甚乎?」 02.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五.雜劇院本》:「予觀北劇,儘有高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觀,逐隊吠聲,詫為絕唱,真井蛙之見耳。」 參考詞語︰井中蛙注音︰ㄐ|ㄥˇ ㄓㄨㄥ ㄨㄚ漢語拼音︰jǐng zhōng wā釋義︰即「井底之蛙」。見「井底之蛙」條。 01.宋.陸游〈自詒〉詩其二:「自計愚無用,何傷老不諧?人生須廣大,勿作井中蛙。」 參考詞語︰井底蝦蟆注音︰ㄐ|ㄥˇ ㄉ|ˇ ㄏㄚˊ ㄇㄚˊ漢語拼音︰jǐng dǐ há má釋義︰蝦蟆,此指青蛙。「井底蝦蟆」即「井底之蛙」。見「井底之蛙」條。 01.《五燈會元.卷一○.雲蓋用清禪...
風花雪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時景色。《孤本元明雜劇.魚籃記.第一折》:「春夏秋冬四季天,風花雪月緊相連。」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文秀,元代雜劇家,所作《遇上皇》這齣雜劇共四折,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內容是敘述平民趙元在上京途中偶然替微服私訪的宋太祖解圍,因而免去延誤送達文書被處死的命運,並當上了東京府尹。典源取的這一段是寫喜好飲酒的趙元覺得,糯米釀的粗酒,比香醇的美酒還要好喝,喝了之後整個人清爽舒暢,瓶中還不時的散發出陣陣酒香。「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 + 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元雜劇裡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為後來的「生」。如:「正末」、「副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腐爛、腐朽。如:「布糟了。」、「椅腿兒糟了。」《孤本元明雜劇.裴度還帶.第三折》:「我則見梁漕椽爛柱根糟,這的是欠九分來待倒。」
倚老賣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老賣老」就是仗著自己年紀中來賣弄自己的閱歷,有瞧不起別人的意思。在戲曲小說中常見,例如元雜劇《謝金吾》,全名《謝金吾詐拆清風府》,又名《清風府》、《私下三關》,作者已不可考。劇中敘述宋真宗時王欽若欲陷害楊家未能得逞的故事。王欽若本是金國的奸細,本名賀驢兒,官至樞密使。他假意效忠宋朝,卻暗中幫助金國謀取宋室江山。楊家一門效忠宋朝,屢次阻止金兵進犯,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因此王欽若決定,要奪取宋室,必先鏟除楊家。於是王欽若命令女婿謝金吾,以修築御街為由,擅改詔書,拆毀楊家的清風樓。清風樓本是奉聖旨而興建,象徵著楊家對於朝廷社稷的功業。王欽若想藉此種羞辱,騙回駐守在瓦橋關的楊六郎,然後將他誣陷殺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頓、安排。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這兩個好無禮也!把我穩在茶坊裡,他兩個都走了,乾餓了我一日。」《孤本元明雜劇.翫江亭.第二折》:「將那先生穩在那酒店裡,我騎著風也似快馬,來到這荒郊野外。」
旗開得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旗開得勝」指戰旗才一張開,就得到勝利。這句成語本用在軍隊開戰預期得勝。如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五侯宴》雜劇中,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說父親兵多將廣,手下人人奮勇善戰,並用「旗開得勝」形容兵力之強,一開戰就取得勝利。「旗開得勝」後來也被用來比喻事情才一開始就獲得成功。
輕描淡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父是一位藏書家,藏書豐富,其中尤以戲劇作品蒐羅最多。祁彪佳通曉聲律,善唱曲,也喜愛看戲,還以家藏的雜劇和傳奇作品,撰寫了雜劇劇評《遠山堂劇品》和傳奇劇評《遠山堂曲品》,是研究明代戲劇的重要文獻。祁彪佳在《遠山堂曲品》中將自己所收的傳奇劇目分為妙、雅、逸、豔、能、具六品,另有雜調一類,專收弋陽諸腔劇目。他在評論戲曲《弄珠樓》時,提到它的特色是著力不多的描繪和敘述手法,不讓情境落於平實。後來「輕描淡寫」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論或寫作時,避開關鍵,將重點輕輕帶過。
無中生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指萬有生於虛。語本《老子》第四○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後多以無中生有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水滸傳》第三四回:「量花榮如何肯反背朝廷?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官報私仇。」《孤本元明雜劇.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你還說嘴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