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裝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腔作勢」,原作「粧模作勢」。粧,妝的俗字。「腔」,指的是說話的腔調。「勢」,指表現出的姿態。整個詞語的意思是說腔調與姿態都是刻意做作出來。元人蕭德祥的雜劇《殺狗勸夫》第四折云:「你枉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教那廝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
肝腸寸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飢餓到了極點。《孤本元明雜劇.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呼喚,百人應和。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一折》:「廳上一呼百諾應,白金橫帶錦袍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
梁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碧鮮庵』。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元代文獻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雜劇[3],不傳於今。 明清文獻明.徐樹丕《識小錄》: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
殘花敗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遭人蹂躪遺棄的婦女,含貶義。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休把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孤本元明雜劇.女貞觀.第二折》:「我是個嫩蕊嬌花,不比那殘花敗柳。」也作「敗柳殘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通「馱」。如:「駝運」。《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一折》:「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當夜兩人做了交割,清抱駝錢駝了兩次才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占有利的時機不如占地理優勢,占地理優勢又不如取得人心。《孤本元明雜劇.博望燒屯.頭折》:「西川五十四州,五見四,也是個九數,是人和之地。便好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中空無一物。《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沒有一點憑藉。《孤本元明雜劇.陳母教子.第四折》:「他將那孩兒錦親身托獻。這的是苦百姓赤手空拳,我依家法親責當面。」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朝王子一寫的《誤入桃源》雜劇中,描述漢明帝時有二個書生劉晨、阮肇,他們為逃避亂世,在天臺山下隱居修道。一日採藥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問他們為何不去求取功名,卻在山中隱居修道。劉晨、 阮肇回答說:「這幾年天下荒亂,干戈並起,官場黑暗險惡,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隱姓埋名,作一個莊稼人,與麋鹿魚蝦為伴,悠閒地過日子。」「隱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指隱瞞姓名,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
積穀防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存糧食,以防饑荒。比喻預作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積穀防饑,養子備老。」《孤本元明雜劇.裴度還帶.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養小防老,積穀防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