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6.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富厚、增加。《國語.楚語上》:「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三國吳.韋昭.注:「封,厚也。」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統馭、占有。《國語.晉語一》:「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三國吳.韋昭.注:「跨,猶據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怨謗、諷諫。《左傳.襄公四年》:「臧紇救鄫侵邾,敗於狐駘……國人誦之。」《國語.楚語上》:「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三國吳.韋昭.注:「誦,謂箴諫時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飲、配食。《國語.晉語九》:「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三國吳.韋昭.注:「佐,猶勸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佐,助行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郊外。《國語.齊語》:「參其國而伍其鄙。」三國吳.韋昭.注:「國,郊以內也。……鄙,郊以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量、計算、清點。《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三國吳.韋昭.注:「料,數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機會。如:「際遇」、「機遇」。三國吳.韋昭〈博奕論〉:「設程試之科,垂金爵之賞,誠千載之嘉會,百世之良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失、消耗。通「耗」。《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也。」三國吳.韋昭.注:「蒿,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光明、顯赫。《詩經.周頌.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國語.晉語九》:「君有烈名,臣無叛質。」三國吳.韋昭.注:「烈,明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定。《國語.晉語九》:「庶曰可以鑑而鳩趙宗乎?」三國吳.韋昭.注:「鳩,安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