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78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中阻撓使其不得進行。《北史.卷五六.魏收傳》:「其後鎮將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為邊患。」
剪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斬草除根」。見「斬草除根」條。01.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景豺聲蜂目之首,狼心狐魅之徒,……欲求肝膽之誠,更啟危亡之兆。……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02.《西遊記》第一八回:「他若不來,你卻莫怪;他若來了,定與你剪草除根。」03.《紅樓夢》第六九回:「務將張華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譽。」 
酈道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反叛的陰謀被發現,道元在陰盤(今陝西省臨潼縣東)驛亭時,派人把酈道元和弟弟酈道峻及其二子一同殺害。魏收修撰《魏書》,將酈道元列入〈酷吏傳〉。 著作酈道元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代表作有《水經注》。 評價道元寫景文字,遣詞精當,「片語隻字,妙絕古今」。歷來研究《水經注》稱「酈學」。唐代李白、杜甫的詩,都吸收了《水經注》的藝術滋養,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文章實脫胎於《水經注》。宋朝蘇軾說:「嗟我樂何深,《水經》也屢讀。」日本地理學家米倉二郎稱酈道元為「中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地理學家」。
鷸蚌相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危,相危害。「鷸蚌相危」猶「鷸蚌相爭」。見「鷸蚌相爭」條。01.北齊.魏收〈為東魏檄梁文〉:「鷸蚌相危,我乘其弊。」 
魏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北魏之史,北齊魏收撰,一百十四卷,為二十四史之一。至宋時已亡二十九篇,今本為宋劉恕、范祖禹等所校補。
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性端正、善良的人。《北齊書.卷三七.魏收傳》:「卿何由知其好人?收曰:『高允曾為綽讚,稱有道德。』」《水滸傳》第三七回:「宋江道:『慚愧!正是好人相逢,惡人遠離。且得脫了這場災難。』」
三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三位齊名的才子:(1)晉代的潘滔、劉輿與裴邈。《晉書.卷六二.列傳.劉琨》:「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2)北齊的魏收、溫子昇與刑子才。《北史.卷五六.列傳.魏收》:「與濟陰溫子昇,河間刑子才齊譽,世號三才。」
支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支、支系。《齊書.卷三七.魏收傳》:「往因中原喪亂,人士譜牒,遺逸略盡,是以具書其支流。」宋.朱熹〈大學章句序〉:「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
穢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記載不實的史書。如北齊魏收所作的《魏書》,因其收載人物史蹟、立論褒貶,皆憑魏收一己之好惡,故被時人譏為穢史。見《北史.卷五六.列傳.魏收》。
養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培養聲望。《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北史.卷五六.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