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2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魏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北魏之史,北齊魏收撰,一百十四卷,為二十四史之一。至宋時已亡二十九篇,今本為宋劉恕、范祖禹等所校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到。如:「著陸」。《三國志.卷二六.魏書.田豫傳》:「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沉沒,波蕩著岸。」唐.沈佺期〈雜詩〉三首之二:「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承受。《易經.坤卦.象曰》:「君子以厚德載物。」《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高堂隆》:「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釋放。如:「縱虎歸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聞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劉備不可縱。」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風梳髮,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參見「沐雨櫛風」條。《三國志.卷一二.魏書.鮑勛傳》:「況獵,暴華蓋於原野,傷生育之至理,櫛風沐雨,不以時隙哉。」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韓崔高孫王傳.孫禮》:「竊聞眾口鑠金,浮石沈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傳達、表示。《詩經.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賚孝孫。」《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韓崔高孫王傳.崔林》:「仗節統事,州郡莫不奉牋致敬。」
7.奉獻、進獻。《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三國志.卷二○.魏書.武文世王公傳.鄧哀王沖》:「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10.竭盡。《論語.學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臧洪》:「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宋.司馬光〈郭子儀單騎退敵〉:「我之將士,必致死與汝戰矣。」
1.旨趣、意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魏書.卷九三.恩倖列傳.茹皓》:「樹草栽木,頗有野致。」清.楊亨《白門新柳補記.喜齡》:「雖雲鬢蓬鬆,而意態幽閒,大有楚楚可憐之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