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春寸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寸草春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孟郊出身寒苦,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作了官後,又因性情耿直而受到排擠,最後只能當個小官,直到去世。孟郊由於一生貧寒,他的詩作也多描寫自己淒涼的境遇及心聲,同時也反映一般人民的生活疾苦。在〈遊子吟〉這首詩中,描寫慈母為即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製衣物,以免他們在路上受寒。這樣的恩情,子女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報答。詩中用「寸草」比喻子女,而用「三春暉」比喻母愛。「春暉」即是指春天的陽光,形容母愛有如春陽一樣的溫暖。後來「寸草春暉」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報答。
舉隅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風雨滿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發,下床提筆在牆上寫著:『滿城風雨近重陽。』才剛寫完這一句,我的靈感卻被催租人的敲門聲打斷了,所以只能寄這句詩給你。」所以這裡「風雨」原來指的是自然景象。後來被借來比喻漫天的流言,所以「滿城風雨」也被用來指事情一經傳出,便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
袖手傍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愈寫道:「這種情形就像不善於鑿木的人,偏讓他去鑿木,結果弄得指頭流血,滿頭大汗;但是技藝純熟的大匠卻只能縮手袖間,站在旁邊觀看。你的文章才華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卻讓我們這些人,掌握了朝廷大權。」對於柳宗元一生懷才不遇,發出了沉重的嘆息。後來「袖手旁觀」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置身事外,不予過問。
故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長篇的敘事詩。 (4)這裡所提到的條件是,故事詩必須先有個故事,而後經過詩人的詩體渲染而完成。作者只能取客觀的立場,而得用較長的篇幅。(1)胡適在《白話文學史》第六章〈故事詩的起來〉中,將Epic譯為故事詩。後來,邱燮友在《中國歷代故事詩》中亦採用胡適先生譯名。(2)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上冊)(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頁5、頁9。(3)黃景進,〈中國敘事詩的發展〉,《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頁5。(4)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臺北:三民書局,1985),頁4。
觀隅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注入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相對於啟發式教學法而言。指老師只一昧向學生灌輸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此一教學法完全以教師活動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缺少主動思考的機會。
旁觀袖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愈寫道:「這種情形就像不善於鑿木的人,偏讓他去鑿木,結果弄得指頭流血,滿頭大汗;但是技藝純熟的大匠卻只能縮手袖間,站在旁邊觀看。你的文章才華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卻讓我們這些人,掌握了朝廷大權。」對於柳宗元一生懷才不遇,發出了沉重的嘆息。後來「袖手旁觀」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置身事外,不予過問。
誤學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平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收成平平的年歲。如:「今年雨水不足,農作物收成不頂好,只能算是個平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