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剖腹藏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任群小,疏遠忠正,有一於此,豈不滅亡?隋煬帝奢侈自賢,身死匹夫,亦為可笑。」公對曰:「臣聞魯哀公謂孔子曰:『有人好忘者,移宅乃忘其妻。』孔子曰:『又有好忘者甚於此,丘見桀紂之君,乃忘其身。』」太宗曰:「朕與公等既知笑人,今共相匡輔,庶免人笑。」 〔注解〕 (1) 劈:用刀斧等從縱面將物體破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應對如流」原作「應答如流」。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孔融十二歲時,隨父親到洛陽。孔融聽說李膺自命不凡,非世家通好者不見,就想要見見李膺,看看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孔融到了李府,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
芝蘭之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芝、蘭皆香草。芝蘭之室比喻良好的環境。《孔子家語.卷四.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也作「蘭芷之室」。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材施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所擒獲的敵人。如:「俘虜」。《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孔子家語.卷一.相魯》:「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
同歸殊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殊途同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心莫胡思亂想,幾曾捉定有一個物事在裡!」 〔注解〕 (1) 忘:當作「亡」。《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
繪事後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語出《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後比喻行事起先簡單,然後逐步深入。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三.孝元皇帝紀下》:「孔子曰:『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簡於始也,『繪事後素』,成有終也。」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耶?夫繪事後素,既謂之文,豈苟簡而已哉!」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