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德不同,他帶著手下到處搶人錢財,擄人婦女,以暴力橫行天下,所到之處都引起當地的恐慌,人民叫苦連天。孔子看不過這種行為,前去規勸他,說他既長得高大英俊,又聰明勇敢,淪為盜賊實在太可惜了,我願意幫你出使各地,建立屬於你自己的城池,尊你為諸侯,以成聖人之道。盜跖聽了不但不接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
三月不知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在齊國聽得韶樂,三個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論語.述而》。比喻專心一意,全神貫注。《老殘遊記》第二回:「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澈些!」
西風東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的看法和傳統的士大夫大不相同。他認為立國的根本,在於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要能下情上達。這雖然是孔子的主張,但卻只有西方的議院能夠實踐這種理想。這個時候雖然也有人提出議會制度的重要性,主張設置上下兩院及由議員選舉宰相,鄭觀應卻是第一個提出議員由民間選舉,而非由官吏充任的人。中國傳統政治最大的特色就是君主專制,由皇帝掌握最高的權力。議會與選舉制的主張,無疑是對中國政治最根本的基石提出挑戰。從師夷長技、練兵製砲,到體認到西方政教之美,而要求中國對最根本的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保國」先於「保教」的看法逐漸形成。 關鍵字中文關...
既往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夫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孔子弟子尊稱孔子為夫子,故特指孔子。後世遂敬稱老師為「夫子」。《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斯文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文掃地」係由「斯文」及「掃地」組合而成。「斯文」見於《論語.子罕》。斯,這、此的意思。文,指禮樂教化有關的典章制度。春秋時代,陽虎曾經在匡地施暴為害匡人,因此匡人都很憎恨他。孔子周遊列國時,途經匡地,因為孔子長相很像陽虎,匡人認為是陽虎又來了,便不由分說地將他包圍起來。弟子們見到這種情形都很害怕,孔子卻十分鎮靜地說道:「自文王去世之後,有關禮樂教化的典章制度不都在我這兒嗎?上天如果要滅絕這些典章制度,我這後生晚輩就沒機會認識了解這些典章制度了;上天既然並未滅絕這些典章制度,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掃地」則見於《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魏豹,故魏諸公子。田儋,故齊王田氏後代。韓信,故韓襄...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理」。〔參考資料〕 《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覆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因子路在衛被剁成肉醬,從此見到肉醬便叫人把它倒掉,不再食用。典出《禮記.檀弓上》。後比喻睹物思人。《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隆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大而鄭重。[例]在隆重肅穆的祭孔大典裡,可以感受到後人對孔子的景仰尊崇。
對症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診斷該給兒尋潟藥、李延發汗藥。他們覺得奇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