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 解釋懷,懷有。遇,際遇。指人懷有才學而不得施展。 出處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卷五:「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己懷才不遇。」 故事 補充(1)相似詞:蛟龍失水、匏瓜空繫(2)反異詞: 蛟龍得水、一展長才 例句他空有才華,卻不被長官重用,還被同事惡意排擠,難怪會有懷才不遇之慨。=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408,金安文教機構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2.語譯 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裏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形容瞬間明瞭、豁然開朗。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相反詞 百思不解、大惑不解、莫名其妙 5.例句 經過老師解題之後,我恍然大悟,問題迎刃而解。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嘆為觀止2 古例3 相似詞3.1 相反詞4 例句 嘆為觀止清 錢泳【履園叢話˙石仲山】:「若江寧之燕子磯、鎮江之金要焦兩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嘆觀止矣。」觀止,所看到的事物皆盡善盡美,沒有再好的了。讚嘆所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法加以描述。 古例春秋 魯 左丘明 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召季札觀樂於魯,見舞韶簫者,曰:『德治矣哉!……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譯文請季札在魯國欣賞音樂,季札看見樂者隨韶樂而起舞便說:「德行已經達到最好的了!......看到這裡已經好到極點了!如果有其他的音樂,我不敢請求欣賞了。」 相似詞盡善盡美、十全十美、冠絕天下 相反詞乏善可陳、不堪入目、不...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戚與共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晉書 王導傳:「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故事王導說:「我和元規喜樂和哀苦都是共同承受的,荒謬沒有根據的話,應該到了治者這一關就不會在傳下去了。」 解釋喻彼此禍福與共,相互關聯。 詞義 相似詞同甘共苦、唇亡齒寒、輔車相依 相反詞各自為政 例句他們兩家是世交,多少年來休戚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八面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元‧馬熙《開窗看雨》 2.語譯形容人世故圓滑,面面俱到,或善於應酬,各方面的關係都能應付。 3.故事內容洞房編藥屋編著荷,八面玲瓏得月多。”老舍《四世同堂》:“不過,作大事的都得八面玲瓏。”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八面圓通 八面見光 八面使風 見風使舵 面面俱到 相反詞老實巴交 5.例句這個人八面玲瓏,待人接物很有一套。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注解2 二.釋義3 三.語源4 四.例子5 五.故事 一.注解退避:退讓回避。舍:古代三十里為一舍。 二.釋義春秋晉國的太子重耳逃亡經過楚國,楚成王隆重地招待了他,楚王問他以後如果回國當上了國王,將如何報答楚國,重耳表示萬一兩國之間發生戰爭,就會主動退避九十里。原指為了報答恩惠而主動退讓,以免跟對方發生衝突。後來主要指自知力量不足而退讓。 三.語源《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福氣),得反(返回)晉國;晉、楚治兵(打仗),遇於中原,其辟(避)君三舍。” 四.例子對這種不講道理的人,我們只能退避三舍。 五.故事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聽塗說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內容4 例句 解釋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出處《論語.陽貨》 故事內容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開平民教育先河。孔子是一個很嚴謹的學者,對學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過他們在學問上的成就,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曾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意思就是說,在道路上聽到的話,如果沒有查證就隨便傳揚出去,有德行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皇侃疏中對這句話加以解釋:「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釋義2 譯文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3.2 相反4 例句 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卷六》「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東漢.孔融《與曹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釋義 脛,小腿。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以快速傳播。 譯文 據《韓詩外傳.卷六》記載,春秋時,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搭船遊樂,在玩得開心之餘感嘆說:「要如何能招得賢士,與他們共度這良辰美景呢!」這時,划船的船夫盍胥聽到後,趁機跪下回答說:「得不到賢士,是因大王您不愛好他們啊!您看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