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1.85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亂避城,大亂避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亂只需離開城市以避禍,大亂則需離開鄉間去躲災了。如:「俗語說:『小亂避城,大亂避鄉』,在時局不的時候,還是住在鄉下的好。」
智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謀略。《史記.卷一○四.田叔傳》:「任少卿分別平,有智略。」《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傳》:「許文休英才偉士,智略足以計事。」
扶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危難時給予幫助。《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傳》:「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
送暖偷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中撮合男女私情。《水滸傳》第四五回:「送暖偷寒起禍胎,壞家端的是奴才。請看當日紅娘事,卻把鶯鶯哄得來。」明.周履《錦箋記》第一○齣:「妄想送暖偷寒,誰與我傳書寄簡。」也作「偷寒送暖」。
天一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范欽藏書的樓閣。建於明世宗嘉年間,在今浙江省寧波月湖之西,原有藏書七萬多卷,清高宗乾隆後,履經盜竊,散失甚多。為大陸地區現存最古的藏書樓。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先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情發生前就預先料到的卓越見識。《晉書.卷六○.索傳》:「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其後,北戎講和,西戎納款,而封禪祠祀,蒐講墜典,靡有虛日,魏公始嘆文之先識過人遠矣。」
規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正、改正。《南史.卷二七.孔傳》:「奐在職清儉,多所規正,宣帝嘉之,賜米五百斛,并累降敕書,殷勤勞問。」《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曹憲傳》:「煬帝令與諸儒譔桂苑珠叢,規正文字。」
一代楷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時代的榜樣典範。《舊唐書.卷六七.李傳》:「公能識達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
姚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366~416)字子略,姚萇長子,後秦主。嗣立後,攻敗前秦、西秦、又滅後涼,勢甚盛,後伐夏敗還,降號稱王,在位二十二年。諡文桓帝。(2)宋相州(今河南省安陽縣)人,生卒年不詳。宋康中,以武功累遷荊湖南路兵馬副都監,金兵渝盟渡淮,王權遣與拒之,以四百騎力戰金兵八十萬,陣亡。諡忠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