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9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宜黃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腔調:(1)明嘉年間,浙江海鹽腔傳入江西宜黃,融合當地鄉音,演變而成。(2)清時安徽懷寧石牌腔傳入宜黃,演變而成。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不識丁」原作「不識一丁」。據《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載,唐代時,張弘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當地百姓夾道觀看,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大家都非常驚訝。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從不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
芳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香氣濃郁。《文選.曹植.七啟》:「遺芳烈而步,抗皓手而清歌。」
大天后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級古蹟,位於臺南市。原為明寧王朱術桂府邸,建於明永曆十七年(西元1663)。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施琅舉兵侵臺,延平邵王國遂亡。施琅以其得順利渡海入臺乃係媽祖庇佑,遂奏請崇祀,因此乃就寧王府邸重修,祀媽祖於正殿,後稱天后宮。此廟所存清代匾額數冠全臺,其中有雍正、咸豐、光緒等皇帝墨寶,彌足珍貴,且廟中所存施琅平臺征事碑,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碑記。
俞大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0)字志輔,號虛江,晉江人,為明代名將。讀書而知兵法,嘉武舉,擢廣東都司,平交黎,進參將,移浙東,屢破倭寇,升為總兵,復鎮兩廣,剿滅群盜,平定猺亂,威震南服,號稱俞家軍,卒諡武襄。
著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績卓著。《晉書.卷四五.侯史光傳》:「光儒學博古,歷官著績,文筆奏議皆有條理。」《南史.卷一七.向傳》:「又從征廣固、討盧循,所在著績,封安南縣男。」
半籌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心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兩心深交,相互期許。《南史.卷一七.向傳》:「我與士遜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漫上不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上位的人蒙蔽,而對下者無所顧忌。語出宋.江萬里《宣政雜錄》:「康初,民間以竹徑二寸,長五尺許,冒皮於首,鼓成節奏,取其聲似曰:『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為戲云。」影射當時蔡京、童貫蒙蔽宋欽宗。也作「瞞上不瞞下」、「謾上不謾下」。
反將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間計。元.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某今使一反將計,著劉文直至沙沱,把劉武周首級標將來了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