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司德用家,二牛相鬥,毛骨竦然。」
02.《精忠岳傳.第六五回》:「忽然一陣陰風,將燈球火把盡皆吹滅。眾軍士毛骨竦然,烏天黑地,那裡去撈救,卻往四下裡去尋火。」 參考詞語︰毛髮為聳注音︰ㄇㄠˊ ㄈㄚˇ ㄨㄟˊ ㄙㄨㄥˇ漢語拼音︰máo fǎ wéi sǒng釋義︰為,變成的意思。「毛髮為聳」猶「毛骨悚然」。見「毛骨悚然」條。
01.明.宋濂〈王冕傳〉:「當風日佳時,操觚賦詩,千百不休,皆鵬騫海怒,讀者毛髮為聳。」 參考詞語︰毛髮悚然注音︰ㄇㄠˊ ㄈㄚˇ ㄙㄨㄥˇ ㄖㄢˊ漢語拼音︰máo fǎ sǒng rán釋義︰即「毛骨悚然」。見「毛骨悚然」條。
01.《紅樓夢.第一○一回》:「啐了一...
|
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記錄、記載。《列子.楊朱》:「太古之事滅矣,孰誌之哉?」《聊齋志異.卷九.邵臨淄》:「邑有賢宰,里無悍婦矣。誌之,以補循吏傳之所不及者。」
|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
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名。為殷商時的小國,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甘肅省涇川縣東南。後為周文王所滅。
|
聚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沙成塔」原作「聚沙為塔」。《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告誡弟子要成佛道,其實不一定要做大功德,累積小小善事也能成道。例如佛滅度後,要建塔供養其舍利子,但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可以用昂貴的金銀玻璃、瑪瑙琉璃,也可以用石頭香木、磚瓦泥土,甚至小孩子玩遊戲,堆積泥沙成佛塔,也可以成就功德。佛經中「聚沙為佛塔」原是指小孩玩沙堆塔的遊戲,後來「聚沙成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2) 吳漢:?∼西元36,字子顏,東漢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勇鷙有智謀。為討伐公孫述時之大將,後位至大司馬,卒謚曰忠侯。
(3) 輿:車箱。泛指車。
(4) 壁:軍營的圍牆。
(5) 夷:誅殺。
(6)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東漢建為都城。
(7) 讓:譴責。
(8) 劉禹: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吳漢的副將。
(9) 敝帚:破掃帚。敝,破敗。
(10) 放麑啜羹: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趕走的故事。戰國魏將樂羊為表忠心,吃下敵人送來他親生兒子...
|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據《朱子文集.卷七八》引)自堯舜以來,至於孔孟,其所以相傳之說,豈有一言以易此哉?顧孟氏既沒,而諸儒之智不足以及此,是以世之學者茫然莫知所適,高則放於虛無寂滅之外,卑則溺於雜博華靡之中,自以為道固如是,而莫或知其非也。及先生出,始發明之,以傳於程氏1>,而其流遂及於天下,天下之學者於是始知聖賢之所以相傳之實乃出於此,而有以用其力焉。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注解〕
(1) 程氏:指程顥、程頤兩兄弟。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宋洛陽人。為學出入於老釋,終返於六經,為一代大儒。程頤(西元1033∼1107),字...
|
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朝代名。(西元1115∼1234)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酋長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後被南宋、蒙古所滅。共九帝,一百二十年。
|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說下》引)蘇峻1>反,溫嶠2>推陶侃3>為盟主,侃欲西歸,嶠說侃曰:「天子幽逼4>,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腦塗地5>,嶠等與公致命6>之秋,事若剋濟7>,則臣主同休,如其不然,身雖灰滅8>,足以謝責於先帝。今之事勢,義無旋踵9>,騎虎之勢,可得下乎?公若違眾獨反,眾心必沮。沮眾以敗事,義旗將迴指於公矣。」侃無以對,遂留不去。 〔注解〕
(1) 蘇峻:?∼西元328,字子高,晉長廣掖人。永嘉之亂後,擁有軍隊萬餘。成帝時為歷陽內史,有謀反之心,庾亮召為大司馬,想要奪去他的兵權。蘇峻不願意,便舉兵作亂,攻陷京師。後為溫嶠、陶侃等討平。...
|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