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詩作欣賞3 評價4 補充資料 生平木焱,原名林志遠,1976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年輕時來台求學,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現居台北。創辦《壹詩歌》雜誌,〈長詩〉獲第14屆聯合文藝營新詩首獎,自資出版詩集《秘密寫詩》,於台北地下道賣詩集,任記錄片《在逃詩人》主角,現為台灣詩雜誌《壹詩歌》主編。寫作以散文為主,描寫都會生活下人的黑色幽默,殘忍卻仍有著笑謔式的解構,詩作常以散文詩的方式呈現,富有年輕的愁緒及熱愛,和生活的關照,真誠且易感。1999年於台大誠品書店外,創作<盒裝的城市>裝置行動並發表長詩<...
陰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逸話3 著作4 評價 生平《陳書‧列傳第二十八》提及陰鏗,指他是梁朝左衛將軍陰子春之子。陰子春曾都督梁、秦二州刺史,因此陰氏可說是當時的官宦世家。陰鏗年少聰慧,五歲時就能誦詩賦,每日千言。長大後更飽覽史傳,專工五言詩,在當代深具名氣。通過釋褐試出身後,就職梁湘東王法曹參軍。天嘉年間,陰鏗出任始興王府中錄事參軍。當時陳文帝曾經宴聚群臣,賦詩作樂。席間徐陵向文帝引見陰鏗,文帝即召陰鏗赴宴,並命其為新落成的安樂宮作賦。陰鏗奉令作賦,頃刻寫就,深為文帝所歎賞。後來陰鏗累遷招遠將軍、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不久去世...
從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令狐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評價:3 著作:4 唐史記載: 生平: (766-837)字殼士,宜州華原人,中國唐朝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後代。於唐德宗貞元七年及第,初任太原掌書記。唐憲宗時,升任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後為皇甫鎛推薦,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累升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唐穆宗繼位,令狐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唐敬宗繼位後,又重新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天平軍節度使、吏部尚書,累升至檢校尚書右僕射,進拜左僕射、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以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不久病逝。卒贈司空,謚曰文。
劉獻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思想觀點4 評價5 資料來源 生平清順治五年(西元一六四八年),出生於大興(河北省大興縣)。獻廷字繼莊、君賢,別號廣陽子。祖先原為吳江(江蘇省吳江縣)人,但至明中葉,其祖父因醫術精湛,蒙詔北上,任為太醫,改籍大興。父親名鑛,為當世名醫,亦官太醫。上有一名兄長名賓廷,後為清御史,下有弟妹但今不知其名。後來與妻張氏,生子數人,但名字可考著僅燮一人。燮死後,以吳江沈彤(獻廷好友)子為後。獻廷門生千餘人,然而較為人熟知者為黃宗夏,此因他死獻廷之後,語一些知名的學者有所往來。雖然關於獻廷幼年的資料所留不多,...
蘇紹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8年 〈「1998年BBS讀詩錄1」如何進入詩的核心─讀ge的《冬日》〉,收錄於《詩路》詩學天地。評價詩集《茫茫集》,曾獲《創世紀》創刊二十週年詩創作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新詩評審獎及首獎,國軍新文藝金像獎新詩銅像獎等多項。對於蘇紹連的散文詩系列作品,詩人洛夫曾下過評語:「蘇紹連的出現,意味著中國詩壇一種新的可能,他運用多變的意象和戲劇的張力,為現代人繪出一顆受傷的靈魂。」編輯9502112于佳琳
脫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 簡介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至正一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至正四年(即1344年),脫脫因病辭職,...
常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花木深”一聯,廣為古今傳誦。 他還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 今存《常建詩集》3捲和《常建集》2卷。 評價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 其旨遠,其興僻。 佳句輒來,唯論意表。 淪於一尉,士論悲之。 詩一卷。 詩題材比較狹隘,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但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
洪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洪深(1897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學名洪達,字淺哉,又字潛齋,號伯駿,江蘇武進人。中國電影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導演。筆名有莊正平、樂水、有深、肖振聲等。目錄1 生平2 文學風格3 著作4 評價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生平   1915年,洪深寫了第一個有對白的劇本《賣梨人》,接著又創作了《貧民悲劇》,從此走上戲劇創作的道路,成為我國話劇運動的奠基人之一。  1916年夏天,洪深赴美國留學,先學陶瓷工程,後來專攻戲劇。1922年回國后,除先後在復旦、暨南、山東、中山、廈門、北師大等大學任教外,他...
課程編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淆上。在大多數課程文獻中,「課程編制」等同於課程目標的卻訂、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活動的組織,以及課程評價程序等方面的技術。但也有人認為,「課程設計」才是處理課程目標、內容、組織和評價的技術;「課程編制」則包括課程設計以及設計的背景,他探討的是形成、實施、評價和改變課程的方式和方法。由於對「課程編制」與「課程設計」存在模糊看法,導致一些人把「課程編制」與「課程實施」相提並論,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