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跌停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的地位評價由好轉差,不被看好。[例]經理受到這次貪瀆案判刑的牽連,因而名譽及前途均宣告跌停板。
張秀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張秀亞(1919-2001)張秀亞女士出生於1919年,祖籍河北省滄縣(今黃驊縣),曾任教於輔仁、靜宜大學。張女士四歲識字,稍長就讀天津貞淑小學、河北省第一女師,後考入輔仁大學。張女士於十四歲開始創作,寫作生涯長達七十年。早年她投稿天津大公報副刊,得到主編蕭乾和沈從文兩位知名作家的鼓勵,高中即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書作《大龍河畔》,不僅被同學稱為「小小詩人」,也被稱為北方最年輕的女作家。張女士著作多種,文學著譯和評論達八十餘冊,其散文著作《三色堇》、《北窗下》、《曼陀羅》、《牧羊...
張惠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張惠菁(女,1971年—),台灣宜蘭人,作家。台大歷史系畢業後,公費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歷史學碩士及博士班。博士班二年級毅然放棄歷史學家夢想,開始致力於文學創作。第一個中篇小說〈蒙田筆記〉獲中央日報文學獎,九八年再以中篇小說〈惡寒〉獲聯合報文學獎,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文藝青年,每一次的作品都要打破從前才會繼續寫下去。九九年專心創作短篇小說與散文,〈哭渦〉奪下台北文學獎、〈蛾〉獲時報文學獎。後因捲入故宮南院弊案,而停筆了一段時間。她寫小說,也寫散文。她的散文多取材對於現代都市生...
侯方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故事3 著作4 觀點5 評價 生平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家中排行第三,河南商丘人,長於古文,尊唐宋八大家,祖父及父輩都是東林黨人。少年時即有才名,參加複社,與東南名士交遊,時人將他和方以智、冒襄、陳貞慧等為四公子。入清後,於順治八年(1651)應河南鄉試,為副貢生。在南京期間不思上進,與復社同仁評議朝政,參與攻擊阮大鋮的活動。其散文往往能將班、馬傳記,韓、歐古文和傳奇小說手法融會貫通,形成一種清新的風格,尤以傳記散文見長。 故事侯方域是明末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襄齊名的「海內名士爭與之交」的「...
曹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生於天津一個封建家庭,少年時候因其父的工作關係,目睹了官僚腐化的時弊。曹禺從小喜愛文學戲劇,求學時已開始寫作新詩小說,更參與劇團演出,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後,繼續鑽研戲劇。曹禺遍閱古今中外名著,深受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以及莎士比亞和俄國劇作家安東• 契訶夫(Anton Chekhov)等文豪的劇作所吸引,一生著作甚豐,當中尤以《雷雨》、《日出》及《原野》一系列優秀作品最為人稱道。1928年曹禺被保送進入南開大學政治系學習,...
冰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翻譯作品有印度泰戈爾的《園丁集》、《吉檀迦利》、《泰戈爾劇作集》,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先知》等。 評價其思想深受共產主義思潮影響,是一位以對下層人民的愛的思想貫穿寫作的作家。責任編輯:陳姿穎
李寶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李寶嘉2 生平3 著作4 評價 李寶嘉 李寶嘉,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生於一八六七年,歿於一九零六年。 生平 他少有才名,擅長詩賦和八股文,曾以第一名中舉,卻未曾中舉,因而對社會抱有不滿。三十歲來到上海,先後創辦了《指南報》、《遊戲報》、《世界繁華報》,這幾種報紙經常刊登一些妓館,戲院的消息及戲謔文字,是有較濃厚文藝氣息的小報,為後來文藝報刊先導。他還擔任過著名小說期刊的主編。故後人常稱其為「小報界鼻祖」。 著作 《官場現形記》為李寶嘉最長之作,也是四大譴責小說中寫得最好。《官場現形記》共六十回,...
耶律楚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錄》。=思想觀點=耶律楚材雖為契丹後裔,但是蒙古的大思想家,儒學的大同思想家,佛學的理想主義者。=評價=政治上,勸阻蒙古軍人,不要有武力至上的屠殺觀念,泯除蒙古、色目人唯我獨尊的心理,重視漢人的貢獻,掃除以親王貴族為後盾的惡勢力,以及使民政和軍政分而治理。在經濟上,則主張漢地從事農耕,制定稅制等,對於元朝的政治、經濟有許多貢獻。=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十二》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ww.epochtimes.com/b5/6/6/4/n1330221.htm
蚍蜉撼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蚍蜉撼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給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評價。認為李杜作品成就優異,那些企圖詆毀李杜的人,就像是螞蟻妄想以一己之力搖動大樹,這是多麼可笑,多麼不自量力。後來「蚍蜉撼樹」這句成語,就從詩中「蚍蜉撼大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
吳文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詞派&著作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吳文英(1200年-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南宋詞人。吳文英本姓翁,後來過繼給姓吳的人改姓吳。終生未仕。早年居蘇州,後入杭州,與當朝的達官貴人交接甚密,比如丞相吳潛、史彌遠等。其詞多為戀情懷舊之作。當時由於他寫詞奉承賈似道,被當時的人所鄙視。晚年他寄居榮王趙與芮門下。 詞派&著作  周邦彥之後詞風開始吹起一股重視形式之風,史達祖、吳文英這一派的詞人承繼了形式至上的風格,開始創作堆砌的、華麗的詠物詞作。然而這樣的風格卻常不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