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駱以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生平2 二、觀點3 三、著作4 四、評價 一、生平 1967年出生於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組畢業,藝術學院戲劇研所碩士。曾任教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委員,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講師、出版社編輯。現專事寫作,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詩、散文與兒童文學。曾獲臺灣省巡迴文藝營短篇小說首獎、全國大專青年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九歌文學獎等獎項。 二、觀點 駱以軍自己的說法:「…並沒有很清楚地意會或選擇了『後現代』的敘事策略,而只是...
高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關於作家3 著作4 評價 生平高陽,一九二二年四月十一日(農曆三月十五日),生於浙江杭州,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年七十。本名許晏駢,譜名儒鴻,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史魚、孺洪等。高陽二字,原為許氏郡望,許晏駢將他為筆名,自第一部小說《猛虎與薔薇》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部作品《蘇州格格》,皆以此二字為名出版。其父許寶璞為清秀才,壯年早逝,由母親教養成人。抗戰結束後,從事新聞工作。大學中途退學,考入國民政府空軍軍官學校書記,後在1949年隨軍赴台灣,駐居岡山。於軍中刊物、文藝活動中顯露才華。195...
數學教育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能力,這樣才能解決將來面臨的新問題和學習新思想。2. 此原則指出學生能通過理解去學會數學。要求學生評價自己的想法或其他人的想法,鼓勵他們進行數學推理並驗證它們,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能促進課堂學習。 評量原則評量不僅僅是要測試學生,而且還要指導和改進他們的學習。不斷進行的評量向學生傳達了數學很重要的資訊,包含持續的觀察和學生互動的評估體系,鼓勵學生說出並提煉他們的想法。日常評量的回饋意見,幫助學生建立他們的目標,並且成為獨立的學習者。評量是決定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不斷蒐集學生進展和理解的資訊,老師能夠更好的做出幫...
紀伯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卡里˙紀伯倫(1883年~1931年),生於黎巴嫩北部臨海的貝什里村(Besharri)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家庭。童年時期,母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專門請家庭教師教他英文。1888年,隨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哥哥及兩個妹妹離開家鄉,移居美國波士頓。全家在唐人街過著清貧的日子,紀伯倫則被送進美國公立學校學習英語,在那裡奠定了他扎實的英文基礎。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鄭清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鄭清文,民國二十一年出生在桃園的李姓農家。翌年,由舅父收養,取名鄭清文。七歲入小學,受日本教育。光復後,在台北讀初中時才開始學習中文。民國四十三年考上台大商學系。民國四十七年在林海音主編的「聯合報副刊」發表處女作「寂寞的心」。以後,陸續發表許多新作。民國五十一年,「文星雜誌」舉辦創刊五週年紀念徵文,鄭清文以短篇「我的傑作」獲獎,從此奠定寫作信念。民國四十九年,退伍後回華南銀行復職,並與陳淑惠女士結婚。他的小說從六十年代開始集結出版。「簸箕谷」、「故事」、「校園裡的...
辛波絲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維斯拉瓦˙辛波絲卡於1923年7月2日出生在位於波茲南附近的布寧(今日波蘭西部小鎮科尼克的一部分),1931年隨家人一起遷往克拉科夫,以後她一直留住在這個城市。1945年開始,她在克拉科夫的亞捷隆大學念波蘭語與波蘭文學,後來轉到社會學系。在亞捷隆大學的時候她開始參加當地文壇活動,也認識了波蘭著名作家米沃什。1945年3月她發表第一首詩「我追尋文字」。1948年尚未畢業卻因經濟困境被迫放棄學業。1953年起,辛波絲卡在文學評論雜誌「文學生活」(Życie Literackie)撰寫...
聆聽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語音、語氣、語調、立場、主題等)、聆聽方法(把握要點、記憶、記錄、歸納、組織、分析、推斷、思辨、評價、計畫、反應等)、聆聽媒材等,由淺入深,通盤規劃,分派於各冊各單元之中。B.亦得視教學需要單獨編寫聆聽教材。(註二) 教學原則(1)聆聽能力宜採隨機教學,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和禮貌。(2)指導學生注意聽得正確,聽得清楚,聽出順序,聽出層次。(3)引導學生聆聽時應掌握中心思想,並記憶主要內容。(4)指導學生邊聽邊做比較,能分辨不同說話語氣、聽出明顯語病,並判斷訊息的正確性。(5)聽與說相結合,宜注意先聽後說。(6)...
吳沃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吳沃堯2 生平3 著作4 評價 吳沃堯 吳趼人(1866年5月29日—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廣東佛山人,作家。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筆名中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生平 吳趼人生於同治五年,廣東佛山人,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18歲離家到上海,曾在茶館做夥計及在江南製造局擔任抄寫工作。於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後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
夏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引用參考 生平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他是抗戰前期影響較大的劇作家之一。1915年入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染色科。1919年受五四運動激發,和同學共同組織杭州五•八遊行。1920年夏畢業,秋被保送赴日本留學,接觸馬克思主義。1921年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專門學校電機專業。1924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國是」途經日本,夏衍和同學前去迎接,受到孫中山熱情對待,加入中國國民黨。1925年底夏衍從學校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擔任國民黨駐日支部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27年因駐日支部被支持南...
賀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富多彩賀鑄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特色簡介5 參考資料 生平(1052年-1125年)生於仁宗皇祐四年壬辰,卒於徽宗宣和七年乙巳,享年74歲。字方回,晚年自號慶湖遺老,因貌醜,人稱「賀虎頭」,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他是宋孝惠皇后的族孫,有衛國建功的壯志,又為人耿介,有豪俠劍客之氣,因不諂媚權貴而沉抑下僚。曾任武職,後經李清臣、蘇軾等推薦才改為文官。葉夢得《賀鑄傳》:「長七尺,眉目聳拔,面鐵色。」「氣俠雄爽」「晚年退居吳下,浮沉俗間,稍務引遠世故,亦無復軒輊如平日。」程俱《墓志銘》:「豪爽精幹」程俱《賀方回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