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少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關於作家3 著作4 評價 生平朱少麟,本名朱蕙麟。1966年出生於嘉義縣,祖籍湖北。曾就讀曉明女中,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1995年夏天(二十八歲),開始利用上班餘暇開始嘗試寫作,次年以處女作《傷心咖啡店之歌》崛起文壇,其實在出版前經歷了五次退稿,最後投到了台灣九歌出版社,這本不被看好的小說,才造成廣大迴響。1999年出版第二本小說《燕子》,《地底三萬呎》是2005年的第三本小說。曾在政治公關公司任職,現專職寫作,靜居台北最南界,讀書自修之餘,甚勤於收養流浪貓。 關於作家在寫作的歷程上,朱少麟「夢幻且務實」...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林紓,生於1852年,卒於1924年,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畏廬居士,別署冷紅生。晚稱蠡叟、踐卓翁、六橋補柳翁、春覺齋主人。福建閩縣(今福州)人,我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林紓少孤家貧,自云「四十五以內,匪書不觀」,說明其自幼嗜書如命。十一歲從同里薛錫极問古文辭,讀杜詩、歐文務於精熟。十三歲至二十歲,校閱古籍不下二千餘卷。三十一歲結識李宗言,見其兄弟收集不少書籍,便一一借來閱讀。其一生非但經、子、史籍,凡唐宋小說家言也無不搜括。後由博覽轉為精讀。對生平所嗜書,沉酣求索,如味醇...
馮夢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馮夢龍生於1574年,卒於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等。 簡介為明代的文學家、戲曲家。因為科舉不順,因此後來去學館當老師,然而1626年,魏忠賢黨大起試圖迫害他人,馮夢龍也在被迫害之列,他因此而發憤著書。由其著作可見馮夢龍是個才學多識,卻狂放不羈的人。文學思想方面,馮夢龍生平十分欣賞李卓吾文學主張,將其奉為蓍蔡,深受其影響,一切過往使逢夢龍小說、戲曲、民間歌曲三方面都在明代作出了傑出貢獻。
吳淡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價值觀3 著作4 評價 生平吳淡如,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宜蘭縣。是專欄作家及主持人,曾任記者、編輯,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EMBA碩士。 價值觀吳淡如認為人生和旅行一樣,沒自己到過都不算數,所以總是熱情的在生活中踩踏下燦爛的腳印,學語言、學跳舞、捏陶、畫畫、寫作、閱讀、旅行、主持節目、談戀愛。人生的充實,來自於她對自己想要做的事非常清楚。她熱愛生活,相信每一天都值得活,而生命的一切可能,都得含笑或含淚接受。 著作《吳淡如超人氣說話術》,天下文化,ISBN 97898...
楊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創作3 作品4 評價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生平   楊華(1906-1936),本名楊顯達,筆名楊花、楊器人。1906年出生於台北,17歲時遷居屏東,此後即定居屏東,直到1936年去世。因為家境貧困、體弱多病,沒有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刻苦自修後到私塾當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人生觀以及文學觀,擁有深厚的漢文根柢,以教授漢文維生。  有少量漢文詩傳世,多半是1924年在「礪社」時期所作。1926年,楊華參加「台灣民報」的徵詩活動,以〈小詩〉獲得第二名,正式步入詩壇,但日本人一直視其為不穩分子。 ...
劉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哲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沛郡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劉邦之孫,劉長之子,淮南王。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後世稱《淮南子》)。《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另有記載,劉安「得道升天」。據記載,劉安是豆腐以及很多養生之道的發明者。據傳劉安於母親患病期間,每日用泡好的黃豆磨成豆漿給母親飲用,劉母之病遂逐漸好轉,豆漿也隨之傳入民間。至於豆腐起源,古籍曾記載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曾不小心將石膏混入豆漿裡,經化學變化成為豆腐。至此豆漿與豆腐均源自中國,安徽...
鍾怡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生於1969年2月13日,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市人,臺灣著名的馬華文學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國文所碩士、博士,丈夫是陳大為(同為馬華旅臺作家)。她於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曾任《國文天地》雜誌主編,目前任教於元智大學中語系。鍾怡雯兼有散文作品及文學評論,融合理性與感性於一身。作品題材部分取自日常生活,風格獨特真誠如同其人,時常有獨創的新觀點和超越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 觀點鍾怡雯認為:「散文是最貼近生活的一種文類,也更真實的呈現了作...
晏幾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意詞人晏幾道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特色簡介5 參考資料 生平約1048—1118,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是晏殊的第七子,能文善詞,與其父齊名。宋代父子能詞的不少,但父子俱為大家的卻只有大晏小晏,尤其小晏更勝於父。雖出身相門,但仕途坎坷,只做過潁昌許田鎮監這種地方小官。小山雖為富家公子,卻一生潦倒,原因是「癡」,為人天真單純,豪爽真誠,完全不懷疑他人有可能會欺騙自己,一癡;又孤高自傲,不肯依傍權貴,也是一癡;生活窮困不得意卻不以為意,一癡。總之也是他這樣的「癡」,才能寫出這麼樣的好詞。晚年家...
劉大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劉大櫆(1698-1779), 清‧桐城(安徽省桐城縣)人,字才甫,號海峰,為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應鄉試,兩中副榜,未中舉人。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劉大魁是清代桐城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門生,也是姚鼐的老師。劉大櫆補充方苞的理論,認為「義理、書卷、經濟」是文章的材料和內容,而「神、氣、音節」是作家之能事。方東樹曾說:「學博(劉大櫆)論文主品藻,侍郎(方苞)論文主義法。...
商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商禽,本名羅顯烆,又名羅燕、羅硯,曾以羅馬、夏離、壬癸等為筆名。1930年生於四川省珙縣巡場鎮。幼年時曾讀私塾,中小學都未畢業。1945年從軍,曾在不同部隊服役,流徙於中國西南各省。1950年隨軍來台,直至1968年以士官身分退伍。1969年應邀赴美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1980年入時報週刊任編輯,直到1992年退休。商禽來台後,在《現代詩》正式發表詩作,後加盟「現代派」,詩風也隨之改變,大多數作品都是散文體,被認為有超現實主義的傾向。1959年之後,開始在《創世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