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7.99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79~前122)西漢沛縣人。漢高祖之孫,襲父封為淮南王。善於文辭,漢武帝甚重之,曾命作〈離騷賦〉,自清晨至早餐時即已完成。亦曾與賓客、方士合著《淮南子》內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惜今只傳內篇。後因預謀叛變,事發,自縊而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靜、寧靜。如:「安靜」、「安寧」、「安詳」、「坐立不安」、「隨遇而安」。
穩當、穩定。如:「安穩」、「安定」、「安逸」。
不危險。如:「安全」、「平安」、「居安思危」、「轉危為安」。
撫慰、使安靜。如:「安慰」、「安撫」、「安民」、「除暴安良」。
身體健康。如:「請安」、「問安」。
裝置、設置。如:「安裝」、「安電燈」、「安門鈴」。
存、居。如:「不安好心」、「安身之地」。
加上。如:「不要隨便把人安上罪名。」
何處、哪裡。如:「他如今安在?」
安非他命的簡稱。如:「吸安」、「安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而封為淮南王,曾經和眾門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書,內容兼融先秦各家的學說。在《淮南子.說林》中提到「捕獲了狡兔,就把獵犬烹煮來吃;射盡了高飛的鳥,強弓就被收藏起來」,意指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因為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兔死狗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異路而同歸。」《周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ㄧ致而百慮。」 解釋不同的路徑歸向同ㄧ個地方,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殊:不同的。途:途徑。同歸:歸於一處。 例句他們以不同的角度、方法來解這題數學題目,結果是殊途同歸,兩個人的答案都正確。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賓客所撰寫,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為主軸,旁及其他各家的雜家鉅著。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晉獻公派兵捉拿他們。《淮南子.說林》評論此事,認為骨肉之間本來應該互相親愛的,但因為受了壞人的挑撥離間,即使是父親,也會殺害親生的兒子。這樣的情形就好比把腳削小以適合鞋子的尺寸,把頭砍小以便可以合適的戴上帽子一樣。這是說為了適應鞋子和帽子的尺寸,不惜劇肌傷骨,這是完全不顧客觀的實際狀況,而一味勉強遷就的不合理作法。後來「削足適履」被用來比...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裡,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嚐一塊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溼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封為淮南王。他善於文辭,受漢武帝寵愛。武帝曾命他作一篇離騷賦,他僅花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完成了,文思敏捷,可見一斑。劉安與門下食客、方士合著《淮南子》一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融匯了先秦各家的學說,今日僅存內篇,餘皆散佚。後來劉安因為謀反的計畫洩露,自縊而死。《淮南子.說林》中提到「狡兔捕獲了,就把獵犬烹煮來吃;高飛的鳥射盡了,就將弓箭收藏起來」,意思就是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已無利用價值,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因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鳥盡弓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卻遭到殺戮或疏遠的命運。
雞犬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王劉安得道升天,雞犬吃了剩下的仙藥,也隨之升天。見晉.葛洪《神仙傳》卷六。後比喻一個人發達得勢,左右有關係的人也跟著發跡。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作「雞犬皆仙」、「雞犬俱升」。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為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其中思想駁雜,世以為雜家之代表。內〈脩務〉一篇以聖人之「有為」駁難道家之「無為」,並提及孔子、墨子為「有為」之例證。孔子和墨子都是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分別為儒家與墨家的創立者。孔子為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到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