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詩作欣賞4 評價 生平洛夫,本姓莫,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一九五四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大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廿二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四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二十多年來評論不斷,其中多首為美...
李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關於作家3 著作4 評價 生平本名李能棋,以筆名「李喬」發表小說,以另一筆名「壹闡提」發表論述。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鄉境的蕃仔林。1950年畢業於大湖職校,後來考上省立新竹師範學校(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1954年畢業,先後在中學、小學和苗栗農工職校任教長達二十多年。1981年退休,現為專業作家。第一篇小說是1959年發表的〈酒徒的自述〉。對社會的觀察,對生命的深沈思考,加上勤奮閱讀文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等 等著作,豐富、深化了其作品的主題和內涵。1963年以短篇小說《苦水坑》榮獲「自由談」徵文首獎,...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桓夫2 生平:3 評價:4 作品: 桓夫 生平: 桓夫即陳千武,本名陳武雄,以筆名桓夫寫作現代詩,以陳千武的名字寫小說。一九二二年生於南投名間,就讀台中一中時,舉家搬遷豐原,就讀間開始廣泛閱讀文學作品,並試寫新詩、短歌與日本小說。當時,作家楊逵於學校附近經營花園,陳千武課後經常前往,與楊逵、葉陶夫婦一起勞動,暢談文學,這段經驗,對於他日後文學觀的形成有極重要的影響。而作家張文環,也是陳千武特別懷念的文壇前輩,他的提攜與照顧,使青年時期的陳千武,毅然決然地發願走上文學之路。陳千武就讀台中一中五年級時,正好逢上...
鯨向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詩作欣賞4 評價 生平鯨向海,一九七六年生,醫學系畢,明日報個人新聞臺「偷鯨向海的賊」。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詩首獎,大專學生文學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PC home Online網路文學獎首獎,作品入選年度詩選等。 著作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等書。 詩作欣賞(一) 〈通緝犯〉 那些傳說中讓人善良與美貌的詩句那些用偷來的幻想創造出來的地鐵與酒館現在被張貼在佈告欄上被人家知道名字了被人家知道一顆心長什麼樣子不能再正大光明迷路不能隨意大小便了(二) 〈愛情馬戲團〉年輕就是愛情的馬戲團...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邱妙津,台灣彰化人,1969年生,1991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1992年12月前往法國留學,1995年6月25日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當年僅19歲的邱妙津以〈囚徒〉此短篇小說獲得中央日報獎,兩年後又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讓人不得不開始注意她這新興的年輕寫手。1995年邱妙津的自殺身亡掀起了台灣文壇一陣驚愕,至今無法確定為何自殺,在死後除了留下傳奇性的色彩,也於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
功過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勞和過失各占一半。如:「他的表現功過參半,評價不一。」
柏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柏楊(1920/11/1~2008/4/29),原名郭定生、郭立邦,後來改名為郭衣洞,筆名鄧克保。於1949年來台,曾經擔任成功大學副教授、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自立晚報》副總編輯、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際特赦組織中華國總會會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等。因他不願向權勢屈服、寫作尖銳的批判筆觸而不見容於當權者,在1969年,曾經以「共產黨間諜」、「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罪名被捕、坐牢近十年。近年來,積極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為人權而奔走,促成綠島人權紀念碑的建立。2006年,柏楊同意將其...
夏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詩作欣賞4 評價 生平夏宇民國45年生,廣東省五華縣人,本名黃慶綺,筆名童大龍等。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曾任職出版社及電視公司,十九歲開始寫詩,她寫詩,寫小說,也寫散文,劇本和歌詞,曾獲第二屆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獎、「創世紀」創刊三十週年詩創作獎、第一屆中外文學現代詩獎,現寓居法國。1984年自費出版詩集備忘錄,引起臺灣詩壇注目,該詩集出版後,於1986年再版,共收詩作52首。其中有兩首,即:歹徒丙和社會版,只有圖像而無文字,夏宇的詩集「備忘錄」在臺灣出版後,先後受到詩評家張默、蕭蕭、鐘玲、簡政珍、林...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篇章都能于寫景敍事之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他的詩文在當時流傳甚廣,並得到過很高的評價。謝堯仁稱讚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濤瀾,泰山之騰雲氣,倏散倏聚,倏明倏暗,雖千變萬化,未易詰其端而尋其所窮。"(《張于湖先生集序》)他寫詩有意學習蘇軾,韓元吉稱讚他"清婉而俊逸",說:"其歡愉感慨莫不發於詩,好事者稱歎以為殆不可及。"(《張安國詩集序》)  張孝祥的詞現存 220餘首,其中尤以表現愛國思想、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成就最為突出。如〔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寫"萬里中原烽火北",表達了對在金人統治下的北中...
論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表研究結果的文章。如:「他的碩士論文得到很高的評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