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55 ms
共 1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躲開。如:「避雨」、「避暑」、「避風港」、「退避三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唐.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
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醫指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現象。如:「肝火」、「上火」、「退火」。
1.燃燒。《禮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李靖)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盡火其莽,退保大非川。」
|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史.卷三五九.李綱列傳下》:「然敵兵雖退,未大懲創,安知其秋高馬肥,不再來擾我疆埸,使疲於奔命哉?」
|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
劣幣驅逐良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經濟學的貨幣理論。幣質惡劣和幣質優良的二種名目相等、實質相異的貨幣,共同在一個經濟社會流通,則實質優良的貨幣會被收藏、熔解或輸出,而退出流通圈外,只有實質惡劣的貨幣繼續流通。
|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寵厚,俯思報效,憂深責重,驚怖累息,如臨于谷。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注解〕
(1) 三省:本指以三事省察自己。語出《論語.學而》:「曾...
|
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置、陳列。如:「擺設」。《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狐主設二旆而退之。」《紅樓夢》第三回:「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
|
漠不關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啟迪,疑上公漫無可否,故連年堅欲求去,臺下之所知也。特為貴邦風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為主,非似中華進退皆自裁酌,欲去則翩然高舉,無有以絛籠之者。是故身雖勉留,居常怏怏。 〔注解〕
(1) 榮瘁:榮華富貴或勞累失意。瘁,音ㄘㄨㄟˋ,困病,失意。
(2) 祿食:官吏的俸祿。
|
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黃岡竹樓記〉:「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
|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封神演義》第五三回:「話說鄧九公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顧盼,進退舒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