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擢髮不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擢髮難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擢髮難數」指拔下滿頭的髮來作為計量犯罪的工具卻仍不夠,形容難以計數。戰國時魏人須賈,有一次帶著范雎出使齊國,齊襄王讓身為魏國中大夫的他苦等數月,遲遲不肯召見,反而因為賞識范雎的口才和學問,對范雎極為禮遇,送了許多財物和酒食。齊襄王此舉讓須賈非常怒,回到魏國後,他便指控范雎與齊國私通,有賣國的意圖,范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范雎死裡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一直以為范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范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
不解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不開的仇恨。形容仇恨很深。《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班人氣極,白費工夫不算,又倒貼了本錢,萬分懊,更合那些維新人結了不解之仇。」
一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來、一向。《水滸傳》第一六回:「我一了不說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楔子》:「我一了說你眼不好,果然不老實。」
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謂佛和阿羅漢所擁有的三種神通:(1)悉知一切眾生過去世的種種,稱為「宿命明」。(2)悉知一切眾生在未來世的生死狀況,稱為「天眼明」。(3)悟道、斷除一切煩所得的智慧,由此達到解脫,稱為「漏盡明」。《大智度論》卷二:「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也作「三達」。
情緒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大部份的青年都會在某些時候經歷到情緒衝突。這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他們在身體形象、被期待的角色、和同儕關係上都處於快速而明顯的變化階段。從小學轉變到國中,然後到高中,讓他們感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對大部分的青年而言,情緒的苦是暫時的,而且能圓滿解決。但對某些青年而言,這種壓力會導致青少年犯罪、藥物濫用、或企圖自殺。 舉例  在小學高年級,與身體、認知、和社會發展有關的情緒問題也是相當普遍的。雖然一般前青年期的兒童是快樂而樂觀的,但他們也有許多恐懼,像害怕不受同儕團體接納、沒有...
恨入骨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怨恨到極點。《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不想心中氣,不曾照管得,足下絆上一交,把鍋子打做千百來塊,將王屠來恨入骨髓。」也作「恨之切骨」。
結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煩。《維摩詰所說經.卷中》:「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吵鬧不休。元.商衟〈新水令.彩雲聲斷紫鸞簫套.七弟兄〉曲:「懊、這宵、受煎熬。被淒涼一弄兒相刮躁。」也作「聒噪」、「聒躁」。
按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抑止、忍耐。《董西廂》卷三:「君瑞心頭怒發,忿得來七上八下。煩身心怎按納?誦篤篤地酩子裡罵。」《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施還此時怒氣填胸,一點無明火按納不住。」也作「按捺」。
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裡所需要或備存的東西。《紅樓夢》第六回:「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閒尋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