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陸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後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藥,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迫的時代,他懷著「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在政治鬥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作品及成就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
都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卿大夫的采邑。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
府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子孫對已故者的敬稱。宋.歐陽修〈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絕甘分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美食不獨占而肯與眾人分享。比喻和眾人同甘共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李建及傳》:「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於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
略知皮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淺薄,僅知大概。《鏡花緣》第一七回:「才女才說學士大夫論及反切尚且瞪目無語,何況我們不過略知皮毛,豈敢亂談,貽笑大方!」
頭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首領、主腦人物。《紅樓夢》第五六回:「單你們有一百個也不成個體統,難道沒有兩個管事的頭腦帶進大夫來?」《九命奇冤》第一三回:「這裡又有聚仙館的林大有,他是個私販煙土的頭腦。」
史不絕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類的事經常發生,不斷見於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府無虛月。」唐.徐彥伯〈汾水新船賦〉:「厥聲載路,賡歌濟巨川之功;史不絕書,考課獲疇庸之最。」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國人慶父,於莊公死後,欲篡位而兩弒嗣君,致使魯國動盪不安,齊大夫仲孫湫乃有「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之語。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閔公元年》。後以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晉書.卷八十八.孝友傳.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助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孔光》:「其弟子多成就為博士大夫者,見師居大位,幾得其助力,光終無所薦舉,至或怨之。」《西遊記》第五二回:「如來即令十八尊羅漢開寶庫取出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