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的邊。《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誠欲以安定北垂,為人除患,定萬世之計也。」也作「北陲」。
探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
偏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主力軍作戰的側翼軍隊。《左傳.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凡爾賽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大戰後,協約國與德國間在巴黎凡爾賽宮所締結的和平條約。共十五章。內容包括德國土割讓、殖民地主權、戰後賠償、軍備限制等。
披肝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吏、封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康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漢時,與大月氏同族,領有今新北境至俄國中亞之地。《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大宛以為然,遣騫,為發導繹,抵康居,康居傳致大月氏。」
關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口以外的地區:(1)指山海關以東、以北的東北地區。(2)指嘉峪關以西的地方。即今甘肅西部及新地區。
四分五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力氣就可以到達。南邊和楚國接境,西邊和韓國接境,北邊和趙國接境,東邊和齊國接境,士兵必須駐守四面邊,總計防守邊塞堡壘的人不下於十萬。剩下可以和敵人對壘,保護國家安全的部隊就不多了。魏國的地勢,本來就是個戰場。假使魏國向南與楚國友善而不和齊國友善,那麼齊國就會攻打魏國的東面;向東與齊國友善而不和趙國友善,那麼趙國就會攻打魏國的北面;與韓國不合,那麼韓國就會攻打魏國的西面;不親附楚國,那麼楚國就會攻打魏國的南面;這就是所謂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勢啊!」張儀以告訴魏王,魏國正處於四方受敵的情勢,國土容易被分解割裂,遊說魏背棄合縱,加入連橫以事秦。後來「四分五裂」被用來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團結。
識塗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盧象升〈與少司成吳葵庵書畫〉其八:「蓋某於封軍旅之事,閱歷有年,雖係駑駘,猶然識塗老馬。」
銘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