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5.7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靜氣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心靜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心靜氣」原作「平心氣」。心,指心情。氣,可指脾氣,也可借指態度。心情能保持平和,脾氣自然就會控制得當,態度也會冷靜。據《韓詩外傳》卷二載,孔子的高徒宓子賤接受魯國國君的任命,到單父這個地方擔任縣令。在任期間,他很少外出,而且常常閒地彈琴自娛,但是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前任縣令巫馬期見了十分訝異,因為他在任時,為了治理政事,可說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日以繼夜的工作。巫馬期向宓子賤請教,子賤回答說:「那是因為我能任用人才,你卻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廣任人才,許多人一起分擔工作,自然輕鬆閒得多;憑一己之力,工作全集中在一人身上,當然就會很辛苦啊!」後人評論...
修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擬聲詞。形容風聲。唐.白居易〈舟中雨夜〉詩:「江雲闇,江風冷修修。」
別鶴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相傳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他休妻改娶。牧子悲愴,取琴作歌:「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遠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後人為之譜曲,稱為「別鶴操」。
地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的盡處。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天涯藐藐,地角。」
招魂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葬時,在靈柩旁側或屋外懸掛的小旗,稱為「招魂旛」。其作用本為識別死者,陰陽家則從而附會,以為死者之魂魄揚於天空,識此以為歸。
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樂曲中緩的調子。
枉死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陰間中枉死的人所住的地方。《水滸傳》第二一回:「七魄,已赴森羅殿上。三魂渺渺,應歸枉死城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不信死囚牢裡,再沒有個含冤負屈之人?那陰間地府也不須設得枉死城!」也稱為「枉死羅城」。
隆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衰。《晉書.卷八○.王羲之傳》:「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文選.潘岳.西征賦》:「人之升降,與政隆替。」
休慼是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01.《晉書.卷六五.王導列傳》:「(王)導曰:『吾與元規休慼是同,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
源深流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的源頭很遠,流經的路程很長。比喻歷史久,根柢深厚。《宣和書譜.卷一八.草書六.唐.賀知章》:「人謂其機會與造化爭衡,非人工可到。蓋胸中所養不凡,源深流長,自然之道。」也作「源遠流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