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鵝的羽毛。《遼史.卷三二.營衛志中》:「皇帝得頭鵝,薦廟,群臣各獻酒果,舉樂。更相酬酢,致賀語,皆插鵝毛于首以為樂。」
2.比喻輕少之物。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3.比喻柳絮。北周.庾信〈楊柳歌〉:「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青絲馬尾垂。」
4.比喻飛雪。《平妖傳》第一八回:「時逢仲冬,彤雲密布,朔風凜冽,紛紛洋洋下天好大雪。怎見得這雪大?但見:紛紛柳絮,片片鵝毛。空中白鷺群飛,江上素鷗翻覆。」
張秀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人生種種磨難的中年之後,寫作文風逐漸貼近現實,更注重真實生活所能帶來的啟發,擅長於微小的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從一粒細砂,一片花瓣,一點星光,尋覓出對人生的深厚啟示。她認為,文藝作品的取材可大可小,但要從小處著手、往大處著眼;微小的題材,經過創作者的慧心詮釋和妙筆描繪,一定能寫出人性的光輝和宇宙間的真理。她也認為,一篇好的作品不僅要有生命,還要有魅力,乃至文章在疾徐自如中往前進展。 著作《人生小景》散文和小說合集《我的水墨小品》《寫作是藝術》《詩人的小木屋》《湖水秋燈》《石竹花的沉思》《三色菫》《白鴿.紫丁花》《愛的輕...
生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變故。《後漢書.卷七○.荀彧傳》:「今若一處被侵,必謂以次見奪,人心易動,若一旦生變,天下未可圖也。」《水滸傳》第一○九回:「大王,事不宜遲,請大王速卸下袍服,急投東川去。恐城中見了生變。」
玉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花瓣。唐.張籍〈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近有仙過因成絕句〉二首之一:「千枝花裡玉塵飛,阿母宮中見亦稀。」
心花怒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花怒放」。見「心花怒放」條。01.清.鄭燮〈花間堂詩草跋〉:「一旦心花怒發,便如太華峰頭十丈蓮矣。」02.清.丘逢甲〈祝文信國公生日日得伯瑤風雨中見懷詩答寄疊前韻〉詩二首之二:「何期海上聽潮人,心花怒發天地春。」 
史達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膩纖巧,刻劃精工,形神兼備,均以音律之講究、辭句之精美為權輿,重形式而輕內容,能為工巧的辭句,於婉秀中見明暢。 參考資料《唐宋詞欣賞》地球出版社,1990年1月初版《唐宋詞百家全集》廣州出版社,1994年9月
名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秩、名稱與品位。如:「我只在乎能為這國家奉獻些什麼,名位一點也不重要。」《左傳.莊公十八年》:「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見識,大是不同,將來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富有才能。唐.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塗中見寄〉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祇因循。」唐.白居易〈醉別程秀才〉詩:「五度龍門點額迴,卻緣多藝復多才。」後用以稱才能出眾者。元.張可久〈水仙子.翰林風月〉曲:「翰林風月進多才,滿袖春風下玉階。」
清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天氣晴朗和暖。唐.韋莊〈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詩:「正是清和好時節,不堪離恨劍門西。」
犁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民間廟會活動中神轎行禮方式之一。神明乘轎出巡時,途中見廟,轎夫抬著神轎在廟口幾步之外便一路向廟口急衝,在廟前突然停步,再急速後退數步,重複此一動作三、九次、十二次或更多,以示禮數之隆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