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0.91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茅塞頓開,豁然大悟,豁然貫通,豁然開朗反義:大惑不解,百思不解辨似: 「恍然大悟」及「豁然開朗」都有領悟了解的意思。 「恍然大悟」側重於事物疑慮的明了;「豁然開朗」側重於事物真相的了解。 恍然大悟 豁然開朗 辨似例句 ○ ㄨ 經過警方的說明,大家才~,知道真凶是誰。 ㄨ ○ 查了這部百科全書,頓時~,解決多年的疑惑。 「恍然大悟」及「豁然貫通」都有領悟了解的意思。 「恍然大悟」側重於猛然醒悟的理解,通常帶有驚嘆的情緒;「豁然貫通」側重於對事物全盤了解。 恍然大悟 豁然貫通 辨似例句 ○ ㄨ 聽了妻子的說明,他才~,說:「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 ㄨ ○ 我親自到埔里參觀了手抄紙廠...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漏;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地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未解決的衝突。」(Gladding,2006,p.38) 若諮商師缺乏覺察,表現出不適當的情感,不了解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要和未竟事務是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則會使治療效果不彰,可和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狀態。(註二)Brems(2001)闡述四種反移情類型:(1)特定議題型(issue-specific):對特定話題產生迴避、負向,或情緒高漲的反應;(2)特定刺激型(stimulus-specific):對個案的外在或人格特質產生迴避、負向反應,或情緒...
會心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解心意而露出笑容。如:「他們倆交往多年,默契十足,常為相同的反應而會心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解、熟悉。如:「素稔」、「未稔」。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並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在〈憲問〉篇中,孔子感慨沒有一個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卻覓無知己。但他認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敗時,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責怪別人。學習身邊平常的事物,進而深知自然生滅演變的道理,而能隨遇而安、通曉德義。這樣對人生的了解,已經到達某個境界了,而這個境界一般人很難體會,也只有上天才會知道。後來《論語》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變為「怨天尤人」這句成語,用來比...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經略夜郎、僰(ㄅㄛˊ)中二地。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軍興法」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被徵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殘殺,有的逃跑,這不是為臣者的節操。但這不全是應徵者的罪過,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意思是說父兄們平常沒有嚴格教育,也沒有給子弟樹立表率,才會讓人們缺少清廉、知恥的美德,而不知羞恥,世風當然也就不淳厚了。後來文...
四捨五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在做四捨五入時,實際上必須看到小數點後第三位,探究其小數點後第二位是否需要加1進行進位的動作。了解此觀念後,即可開始介紹所謂四捨五入,其即代表4以下之數字則捨去,5以上之數字則進行進位的動作,舉例而言,某數字為3.56827,題目為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因此此時只需看到小數點後第三位,即為3.568,此時在觀察最後一個數字8,了解其為大於5之數字,可進行進位,因此最終的解答即為3.57。(註1) 注意0之取捨上述中分割為4以下5以上,但其...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智力,必須先了解行為之後的認知歷程,亦即了解解決問題時,如何運用思考,如何組織知識。他認為人的智力有組合智力、經驗智力、適應智力等不同能力的組合。其過程:後設成分、付諸行動、習得新知、智能保留、遷移的成分。多維取向智力理論,有助於學校重視全人教育的理念。使學生能接觸現...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但是所待者大,必須長期等待;塵埃雖微,卻因所待者小,幾乎隨時可飛。可是二者各有所待,又無不同。能了解這一點。才能用高遠的眼光去包容一切,無拘無束,而得到真正的快樂。原文的「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後來演變成「扶搖直上」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快速上升,也用來比喻仕途得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